1变电运行维护概述
变电站运行维护,就是对变电站内重要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的工作,其中包括以下内容:工作人员的交接班以及值班的管理,变电站的消防、防汛、设备管理。随着我国电网的逐渐展开,变电站的运行设备也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风险。从我国目前变电站设备维护的现状来看,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变电运行维护涉及到大量的设备,没有办法做到快速的维护。其次,维护工作量大,内容十分繁琐,部分维护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导致发生变电站运行事故。最后,维护管理难度较大。变电站运行维护人员相对分散,在维护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环境、设备的原因导致人员受伤,影响变电站的运行。
2 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
2.1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所指主要为认为迫害或动物损害方面。人为迫害是一种违法且不利己的行为,不仅徒故增加运行维修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一种不安全行为。除有意破坏变电站正常运行之外,一些意外破坏事件亦是不可取的,因为变电站设备及线路都设有安全允许范围,非工作人员不允许私自接近电站设备以及进行破坏行为;这类行为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较于人为迫害而言,动物损害就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与不可控性,风险的发生往往不易被察觉,维修检查周期较长,导致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2.2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所有灾害因素中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其具有频繁发作性与严重破坏性,对变电站的风险干预程度非常高。例如强风、暴雨、洪涝灾害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会对变电站设备以及线路造成严重的破坏,轻则造成片区供电异常,重则导致整个变电站运行系统的瘫痪,给管区生活、生产造成不可估灭的影响。与此同时,因为自然灾害破坏影响的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后需对设备与线路进行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检查,此检查周期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会对变电站负责范围内的社会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并且变电站事故发生后,运行维护人员需及时出动对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维修,在如此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维修施工,更是对工人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3人力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风险主要针对于变电站工作人员在维护施工中,缺乏足够的岗位责任心,在电站巡检维修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不能有效完成变电站巡检以及交接任务。与此同时,值班人员在工作中存在擅自离岗的现象,电站设备与线路出现细致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解决,甚至有可能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与事故。
3 对于危险点的控制措施
3.1提高相关操作人员的技术素养
变电站操作和维护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以避免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评估和开展培训活动,以便他们充分学习操作和维护变电站的技能,并提高操作人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在学习和教学变电站的操作和维护技能时,有必要加强专业性实践组织活动,以便在实际培训期间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重要性和严谨性。它将继续聚集很多实践经验。它还组织员工培训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的交流,可以让兴趣强烈的员工分享他们关于课程内容和实践的经验和知识。
3.2提高变电站运行防汛工作管理
在变电站运行的维护风险控制措施中,工作人员应注重提高变电站运行的防汛工作管理,从而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其中变电站运行的防汛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变电站在汛前要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集中排查工作,包括设备的防雨罩排查、室外设备的排查,保证设备处于密闭性良好的状态,使设备不会受到汛期的影响;第二,对变电站中可能会出现积水的位置进行检查,包括变电站的电缆沟、排水系统等,通过汛前检查工作,可以有效排除变电站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保证变电站能够安全度过汛期。工作人员在提高变电站运行的防汛工作管理时,要根据变电站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变电站运行的防汛管理措施,对变电站中运行的各项设备进行集中检查,确保设备在汛期不会受到损害,从而保证变电站能够在汛期稳定运行,维持电力企业的正常供电工作。
3.3 严格管理变电站安全工器具
工作人员在进行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的控制工作时,要严格管理变电站安全工器具,通过对变电站安全工器具的位置进行固定,可以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找到安全工器具。工作人员在对安全工器具的位置进行固定时,要对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登记,做好器具的位置标签,从而提升工作人员寻找安全工器具的效率。同时,工作人员需要对安全工器具的管理场所进行定期的打扫,通过保证管理场所的通风顺畅、清洁卫生,可以避免安全工器具在放置的过程中出现损坏的情况。工作人员在对安全工器具进行管理时,要将已经超过使用年限的安全工器具进行淘汰,及时更新新型的安全工器具,从容保证变电站运行安全工器具的正常使用。工作人员通过严格管理变电站的安全工器具,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工作效率,使变电站的运行能够符合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降低电力企业不必要的财政支出,为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经济效益。
3.4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措施
要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控制,首先需要对变电站的各项设备进行定级,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一般将设备状态分为三级。所谓以及设备通常是指有较好的技术性能、没有缺陷及运行状况良好的设备,通常这种设备具有较完整的技术档案,有较为完备的事故处理措施。耳机设备则是指有良好的设备状态,但是在个别的设备组件上存在一定缺陷,一般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三级设备则是指具有重大缺陷的设备,且该类设备在运行、技术方面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常易出现安全事故,对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风险。通过以上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的级别划分,进而针对具体的设备状态制定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和计划。
3.5 全面提升变电站的安全巡视管理力度,以实现控制变电站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风险。要想全面提升变电站的安全巡视管理力度,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做好日常运行设备的巡视工作,及时准确发现存在异常的设备进行记录并做好上报工作。其次,要做好日常巡视人员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对变电站的设备巡视人员进行权限划分,非巡视人员以及未被批准的巡视人员进行明确规定。同时在日常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变电站的设备运行处于特殊状态,出现负荷明显超标、设备存在巨大缺陷的情况,更要加强对变电站的日常巡视。当变电站出现重大供电任务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次数,全面提升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4 结语
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对整个电力企业的供电稳定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控制工作,保证变电站的设备运行正常、变电站运行状态良好、电力供应稳定。在实际的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维护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变电站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帮爱.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7(06).
[2]林威.变电站运行维护现存风险及控制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