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输电线路的架设和运行是供电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是考验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和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输电线路的日常运维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管理漏洞、环境因素及气候原因等所造成的故障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需要通过提升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水平,加强对输电线路的检查与维护,提升故障处理的能力,以保障输电线路供电的稳定性。
1输电线路运维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输电线路的设计问题
输电线路的架设覆盖全国范围,其中不乏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复杂、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加上输电线路的建设都是暴露在露天环境当中,在这种工期长、跨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的情况下,一方面外界环境会给输电线路建设和运维工作带来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增加施工的难度,造成电线断裂,导致供电线路中断[1];另一方面,由于输电线路的架设属于一项跨度较大,牵涉部门众多的大工程,地区间经济条件、管理水平、人员配置等方面的差距较大,也容易造成在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过程中管理混乱、责权不清、技术漏洞等问题的发生,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追责难度大,处置时间慢,给输电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极大影响。此外,在进行输电电路的设计和建设时,受到技术水平、经济成本的局限,也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如绝缘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输电线路绝缘能力差,就会增加在输电过程中发生跳闸故障的几率,给输电电路的运维管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1.2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事业也迎来了信息化和电子化的进程,一些智能化的自动管理、监控、报警装置给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旧存在了一些问题。首先,一些技术人员长期在一线工作,已经适应了传统的人力检修和管理为主的工作模式,对于智能化电网的建设还处于适应阶段,对自动化设备的操作水平有限;其次,一些偏远地区受到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人员配置的限制,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不足,一些故障得不到及时的处理,或日常检修保养力度跟不上,也会影响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水平;最后,各地区在输电线路的管理区域分配、管理权限设置、人员责任等方面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一些故障和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或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也造成了管理工作的滞后。
1.3长期高负荷运转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公共设施、企业及居民日常所配置的电力设备越来越多,用电需求激增,对我国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输电线路的运行压力变大,过大的供电量造成了输电线路运行负荷的不断增加,当供电设备长期在超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时,就容易增加各类故障发生的几率。
当输电设备发生故障时,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内部热故障一般都是由于密封的绝缘材料或金属外壳的位置出现故障,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对供电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测来判断故障出现的问题;而外部故障一般都是由于输电线路的接头在强大的电流和长时间的供电影响下造成温度过高、电阻增加,从而引起供电中断等情况。当输电线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行而出现故障时,应当及时对输电线路的具体故障位置和原因进行排查,尽量保障不要让输电线路在长时间超负荷的状态下运行,才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输电故障的发生。
1.4自然环境与外力因素的影响
在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过程中,自然环境和外力因素也是影响输电线路正常送电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输电线路的运行长期暴露于外界环境当中,受到地理位置、气候、极端天气等的影响较大,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台风、雨雪天气等恶劣天气下造成的放电短路现象;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故障,故障位置的确定和故障原因的排查需要一定的时间,加上一些自然灾害造成地质的破坏,一些坍塌、雨雪堆积、地质断裂的地区很难进行维修,也会增加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在我国城市建设的过程当中,由于各类工程施工的影响也会给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大规模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容易破坏输电线路,造成电路跳闸,公路交通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机械设备也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干扰,增加故障发生的几率。
2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概述
2.1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流程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对输电线路整体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的评估和全面的监测,评估故障发生的几率,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快速定位,及时处理,以保障输电线路的运行稳定及安全[2]。在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主要的数据来源就是设备在线检测的反馈数据、数字化电网生产系统的反馈数据、电网实时信息数据库反馈的数据和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库反馈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当前输电线路运行的整体情况,也就更加便于技术人员的日常监控、监测和维修工作,通过全面的监测和科学的数据计算,实现了智能化的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
2.2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组织架构
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工作体系,其中牵涉了众多环节,需要多个部门和岗位的协同配合,其中最为重要的岗位包括技术修理工作、缺陷处理工作、技术监控工作、停电维修工作等,这些组织架构协同配合,主要负责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以下工作内容:
一方面,在技术层面负责对输电线路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技术监督和处理,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维护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在统筹和管理层面做好各个部门和岗位的协调,执行上级及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把握整体方向,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效率。
3提升输电线路运维管理能力的有效策略
3.1确保输电线路设计的合理性
输电线路的设计需要对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地质、地形、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提出与之相匹配的可执行方案,确保输电线路的设计能够满足该地区日常输电的要求;同时,由于输电线路的建设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当中,因此在进行输电线路的设计、设备的选择和材料的使用上应尽量考虑不同环境当中设备的性能能否满足实际的施工要求,减少输电线路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绝缘子断裂或变压器受损等情况,保障输电线路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在进行施输电线路的设计时还应考虑输电杆塔的设计,综合考量输电杆塔的成本、运输、质量等问题,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分段设计和分段架设的原则,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保障输电线路架设的合理性;最后,针对一些难以避免的如雨雪、泥石流、雷暴等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为了提高输电线路的防雷性和绝缘性,应当结合输电线路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配置适合的特高压电路,安装防雷避雷装置,以减少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3]。
3.2提升输电线路的日常管理水平
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虽然故障的发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一些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故障是完全可以通过严抓管理来尽量避免或减少的。一方面,加强对输电线路运行管理工作的重视,落实明确的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流程和要求,技术人员应定期对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和设备情况进行检查、维护与保养,采取有效机制减少故障发生的几率,加强对技术人员智能化设备操作水平的培养,提升故障排查和处理速度,熟练操作各类自动化监测设备,并根据数据反馈的结果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相关制度,落实岗位责任,结合当前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实际需求,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能够符合各地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加强制度的执行能力和监管能力,可以采取分段检查、分段管理的方式,将各个段位的管理范围、职能和责权划分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要确保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通过明确划分管理范围有的放矢的开展运维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通过有效的设置相应的监管岗位对输电线路日常运维管理的执行能力进行管理和监督,减少人为因素对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造成的影响,确保输电线路运维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3.3加强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水平
要提升输电线路的维护与检修水平,就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出发。事前建立完善的输电线路维护与检修制度,明确落实各个线路维护与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按照制度开展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将一些潜在的故障问题提前解决,避免出现问题后再去进行维修;事中借助先进的智能化电网系统和数据监测系统,快速定位发生故障的位置,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而后快速进行故障处理,提升故障处理的速度,减少因输电线路故障为周边群众带来的不便;事后,完善故障检修和日常维护记录,定期对故障发生几率较高的问题进行分析,不断积累故障处理的经验,提升反应速度。并结合各地区输电电路运维管理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发生一些重大或突发性输电线路路障或安全事件时能够快速、及时的进行处理,将影响和伤害降低到最小,为后续工作打好基础。此外,由于输电线路架设距离长、跨度大,各地区也可以采取分段管理、分段检修的工作模式,通过良好的配合划分区域,落实责任,明确管理范围,确保工作执行到位。
3.4谨防外力因素干扰
在输电线路的运行中难免会遇到各类外力因素的干扰,如建筑施工、公路建设等,一些大型的基建设备可能会对输电线路造成干扰和破坏,造成供电中断。要减少外力因素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一方面需要加强日常的巡查工作,结合自动化的巡查监测设备,如天眼、无人机等,配合人力进行检测,根据具体的施工区域,适当加派人手和检测设备,增加巡逻次数,及时发现并解决由于外力因素造成的干扰;另一方面,在各个段路和施工区域周边设置警示牌和警示标语,做好与施工单位的协商工作,加强对输电线路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输电线路造成的破坏。
结论:
输电线路的运维管理工作对于保障输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周边群众的正常用电,维护国家电网的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在输电线路运行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建立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提升运维管理的水平,提高日常检修和维护的力度,针对各类故障原因建立相应对的处理措施,提升故障排查和处理速度,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罗昳昀,米立.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1):145-146.
[2]杨霄. 输电线路运维管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9.
[3]贺丹隆.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运维管理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16):215+217.
作者简介:杨富淇(1990-09)男,重庆大足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运检、智能运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