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逆向教学理念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结果,再在此基础上做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基于逆向教学理念所设计的一切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在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即可以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开展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学习前就明确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学习能更具方向感,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前就明晰单元教学目标
教师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让学生在学习前就明晰单元教学目标,让学生能更加明晰前进的方向。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方式,一切教学设计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教师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开展教学,能保证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有助于丰富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式
教师基于逆向教学设计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丰富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模式。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立足学生发展和对知识的理解,真正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的预期学习结果作为设计的起点,对教学设计进行逆向思考的教学模式。教师采用此种模式展开生物学教学,有助于丰富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理论,让教学质量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逆向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一)确定预期结果,设计大单元主题和内容
在逆向设计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确定预期结果,再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导向,设计大单元主题和内容。逆向教学设计理念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反向教学的教学设计方式。教师在运用逆向思维设计单元主题内容时,先全面分析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确定单元主题和内容。再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预期学习结果。教师可以根据预期的学习结果制定教学规划。
例如,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为例。教师通过全面分析教材内容可知本单元是以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作为单元主题,是以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方法和原理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师分析本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具备一定的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知识,但仍存在对此类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深入的现象。根据教师教学经验和学习研讨了解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知识时,极容易出现学生只能记住文字叙述的定义,而忽略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的基础,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生殖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的问题。学生在归纳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时,会感到无从入手或归纳不全的情况。教师即可以将上述问题作为预期学习结果,根据此结果设计规划教学内容。
(二)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教学活动
当确定完预期结果后,教师即可以以学生为中心,反向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顺利理解、掌握知识作为教学设计的首要目的。教师可以根据过往教学经验和学习研讨得出一个预期学习结果,再围绕这个预期学习结果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期间,要注意应以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导向,以单元教学内容为基础,针对预期学习结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当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完成后,教师即可以围绕这个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标准。
例如,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为例。根据预期学习结果和新课程标准,教师可以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为:让学生能在简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基础上,简述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的过程、方法和原理。在设计完教学目标后,教师即可以围绕单元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法、标准。根据前文提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可得知,高三学生在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存在两点问题。针对这两点问题,教师均可以采用举例法解决。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来进行说明,最终通过形象的实例论证帮助学生记住那些极容易被忽略的知识点。更可以为学生列举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组织培养的过程来辅助学生理解知识。
(三)实施教学活动,合理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
在逆向设计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即可以合理运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由于高中生很难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转换自己的教学思路,运用逆向思维从结果出发,带领学生反向分析生物学现象和原理,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培养。教师可以先根据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提出学习结果,当学生听到结论后,极有可能质疑该结论的得出方式,教师即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引导性的生物学问题,再引导学生边学习边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探究和思考,使学生通过参与此类学习活动,能逐渐探寻到问题的原因和本质,让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
例如,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为例。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区别,了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方法与原理。当教师给出这些结论后,学生会质疑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这时,教师即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生物学问题:“细胞工程的过程是什么?。”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和思考。由此,通过合理运用逆向思维展开教学,让学生能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探寻到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使高中生物教学质量能得到提升。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保障大单元教学效果
在逆向设计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保障大单元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评价内容时,不仅要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果等内容加入评价内容中,也要将教师的逆向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等内容添加其中。教师可以采用考试、作业和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还应根据评价结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以保障大单元教学效果。
例如,以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2章《细胞工程》为例。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即可以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单元教学评价标准,如,教师可以以本单元的单元教学目标作为单元评价标准,然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课堂提问、小测验、做实验报告的形式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评价学生,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评价结论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以保障大单元教学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逆向教学理念是一种强调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理念,该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在确定预期结果的基础上反向设计单元教学内容、合理利用逆向思维开展单元教学活动、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能更有方向感地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艳丽.高中生物学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 2024,(15):93-95.
[2]于达巍,吕颖,田慧敏,等.浅析大单元教学设计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现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40(02):107-110.
[3]代会.基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路径[J].中学科技,2023, (19):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