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学科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轻而易举实现的,深沉而雄厚的文化底蕴,这些从古至今延续而来的文明精华,只有通过水滴石穿的恒心来日积月累,才能实现核心素养的逐渐提升与获得。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应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核心素养,以实现现代化教学要求。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一、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概述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属于人类发展探索规律研究的范畴,其理论知识也包括哲学等相关内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唯物历史观是主要的学习基础。高中历史新课标指出:唯物史观不仅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也是高中历史学科里最基本的核心素养内容。
(二)时空观念
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就是要注重学生的时空观念。所谓时空观念,就是说在特定的时间或者空间内,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在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都是在特定的条件、具体的时间、空间、人物以及地理条件下发生的,所以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条件框架下去思考、分析,才能准确地把握事实,获得正确的理解。
(三)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就是通过真实来源的历史资料的探索来进行历史逻辑问题、历史知识等问题的全面探索,最终通过这种历史记载与哲学、逻辑理论、唯物历史观分析等最终能够去伪存真,形成对历史学的有效探索,确保高中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探索,结合历史资料获得更多的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探索空间。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客观分析与评价的基本素养,这种核心素养十分考验学生的理性思维与自主思考能力与辨析能力,要求学生能感悟、体验、明了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客观公正、全面丰富地评价历史人物;透过历史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拥有自己的想法与观点。
(五)家国情怀
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与深造,学生会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理解、感悟中国的国情与信仰,从而对自己的国家持有高度认同感、自豪感,这就是历史家国情怀所展现的基本素养了,这种核心素养的体现也符合我国高中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一)政史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唯物史观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政史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唯物史观。在培养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时,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观点并灵活应用于历史问题以至于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在讲解历史故事或课程习题时,穿插用政治知识与思维理解分析的典例,拿出不一样的思路,并授以学生此种思路。
(二)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思维导图可以建立一种系统化、标准化的知识框架,在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在进行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构建时,需要将思维贯穿历史,这时思维导图图文并重的技巧,会把各历史时段思维与事件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教师在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时,可借助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来协助学生记忆,也可让学生自行尝试构建思维导图来培养时空观念。
(三)联想辐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联想辐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历史具有重复性,处处为鉴,一个问题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接点,从而可以为你要判断的问题做出极大的贡献并使判断精准。教师在培养史料实证素养时,可以多举例,多合并思路与问题,并引导学生养成这种思维模式。
(四)追根溯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追根溯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学生在依靠自己的理解,思考去试图解释历史时,对历史的追根溯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让学生们的思考方向不偏离,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历史的趣味性,拥有对传承历史的责任感、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探究事物真相的学习品质。教师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时,可在讲解举例时采用追根溯源的教学模式,从事件人物开始入手,最后做出评价,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模式。
(五)联系现实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联系现实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紧密的结合体。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素养时,由历史人物的爱国爱家节操从而联系现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是必不可少的。例如,肖邦死后心脏被埋葬在家乡;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心向朝廷,不变初心。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可由教师借此引出现实问题,配以演讲或发言感染学生们的情绪,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重视应用政史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唯物史观;要重视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时空观念;要重视应用联想辐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要重视应用追根溯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要重视应用联系现实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日积月累,从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应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简琦.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对策[A].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C],2019.
[2]杨俊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J].教育现代化,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