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假山是当前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体现景观与自然之间意境协调的基本形式。随着艺术与施工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发展,假山的建设出现了多种样式,且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对于假山的设计也有多种新颖的构思,但是在许多时候可能施工技术存在问题,导致设计无法完全呈现出来。因此,对于施工技术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的优化、完善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施工水平,以此满足建造需求,搭建出更优质的假山景观,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一、园林假山景观的类型分析
(一)洞室
假山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众多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们的活动区域,当前大多数的假山都是呈现贯穿式的,而连接的部分就是洞室。在一般情况下,洞室的高度基本在2.5米左右,而内部的面积在3-4平方米,这种洞室呈现不规则的形状,即具备美感,又能够保证人们的正常活动。在设计洞室时,首先要考虑到壁体的坚固性,所以不论假山时代的早晚,一般多用横石叠砌为主,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通风、采光,所以一般在洞壁上,还设计若干小洞孔隙,有的则在洞壁上开较大的窗洞,以利用日照的散射与折射光线。
(二)绝壁
在通常情况下,绝壁都是依水而建的,所以需要假山与水相连,一般是与人工湖共同搭建。这种绝壁类型依靠的是石头之间的相互叠加,将水作为依托,屹立于水面之上,使水波与岩石之间相互交映。长时间与水的接触,岩石会逐渐被水侵蚀,形成水波纹,更具自然性。
(三)蹬道
用山石叠砌而成的蹬道是园林假山的主要形式之一,它能随地形的高低起伏、转折变化而变化。无论假山高低与否,其蹬道的起点两侧一般均用竖石,而且常常是一侧高大、另一侧低小,有时也常采用石块组合的方式,以产生对比的效果。由于蹬道的特殊性,对于山石的要求使非常高的,尤其是在形状与重量上。除此之外,还要求山石的表面相对平滑,一是这样的山石便于搬运,二是可直接使用,不需要做过多的处理,三是能够保证蹬道的施工效率与质量。
(四)谷与涧
谷与涧是两种相同的山体结构,即为两座山之间峭壁所夹,从上方俯视曲折悠长,且深邃,这种结构通常对园林的规模有所要求。那么如何区分谷与涧,结构相同,山体所夹之间若为土地极为谷,若有水流则为涧。这种假山类型在南方地区居多,比如苏州、南京、杭州等地区。
二、园林假山的设计施工特点
(一)注重环境的整体性
园林假山的设计与施工,要结合对环境要素的研究,探讨地形地势、建筑风格和土质基础,从而确定假山的形态、立体尺度、平面和形式,确保景观和环境相协调,构成近景、辅景、主景、远景不同的变化。园林景观不只包括假山这一部分,还有亭台楼阁、花卉、树木等多项内容。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假山单独的构思,还要将以上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充分融合自然因素、花卉类型、树木品类以及亭台楼阁的建造模式,注重环境之间的整体搭配。
(二)强调景观的功能性
园林假山主要作用是供人观赏,协调整个园林绿化中的自然性与完整性,通过艺术与施工技术的融合,打造优美的意境。而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设计者也在不断的挖掘假山的功能性,在美观的基础上贯彻更多的新兴理念。比如人性化理念的融入,就在功能方面增填了更多的创意,考虑到人们的休闲娱乐、健身放松等,可充分结合山体的构造,创建出人们健身、休息的区域,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互动。像当前比较常见的有旱地喷泉、水帘洞、水力按摩池、许愿池等多种形式。
(三)保证工程的可靠性
园林假山的设计涉及多个学科专业,例如假山装饰需要土建结构知识,假山灯光需要电力系统与灯光支持。设计的假山景观需要保证各施工部门技术的可实施性,各专业之间相互协调,从而以专业的工程技术来保障园林假山景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可靠度代表的也是设计的可行性,如果设计过于理想化,融入更多新颖的元素,当下的施工技术很有可能无法达到相应标准,这就说明假山的设计不具备可靠性。
三、园林绿化假山景观的基本施工技术分析
(一)定点放线
首先,应该根据所设计的假山平面图,在施工现场利用比例尺进行放线,一般情况下,定点放线人员会使用白石粉进行具体操作。其次,完成定点放线之后,应将假山的各个位置对应坐标的方式标注出来,为后续施工提供便利条件。最后,在基本的坐标位置都确定好,标注完成后,进行位置竹签与木棒的钉桩。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以上环节中操作的标志性,以免操作不规范导致位置出现偏差,限制后续的假山建造,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致使施工进度影响。
(二)山体施工
山体施工主要就是对山石的处理,首先需要根据假山建造的类型选择适合的岩石,其中包括石体的种类、大小、形状以及重量等。与此同时,还需注意岩石的运输,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受到损坏。其次,利用当前的镶嵌、叠加技术对岩石进行分层处理,根据假山的建造需求,按照不同的层次对岩石进行固定。最后,按照设计图纸,对岩石的细节部分进行整理,比如:石体的打磨、粘合、二次固定,纹理做旧等。以此呈现出假山应有的意象,彰显其基本的气势。
(三)构建铁丝网塑石模
第一,可以在山体各个位置选用使用钢筋进行编扎,进而形成基本的结构框架;第二,应固定好钢筋的各个交叉点,确保其稳固性,一般情况下,会采用焊接的方式,或是选取11号铁丝将其扎牢;第三,扎好基本框架后,可以使用11号铁丝将其扎紧固牢,也可以用9号铁丝编制成网盖,在使用1:2的水泥砂浆,对石内、石外进行涂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碎小的山石滑落,造成人员伤亡,而且相对于外网保护模式而言,这种铁丝网速石模不会暴露在假山的表面,不仅效果好,固定作用也比较强。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的日渐增多,人们更加注重景观的搭建,为了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应该着重提高假山景观的施工技术,以此打造更具内涵与意境的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钱之辉.园林绿化假山景观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20(33):94-95.
[2]杜东明,蔡胜利,马军爱.园林绿化假山景观施工技术[J].北京农业,2013(15):50-51.
[3]金峰伟,张瑜.园林绿化假山景观设计要点和施工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5(16):190.
[4]周军,郑岩,郑晓莉.园林绿化中假山景观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17(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