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王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爽,. 大数据背景下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师队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数据与科学,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9.
摘要: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重任,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更应该与时俱进,积极突破创新。区块链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带来深远的影响,并为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了非凡可能性。本文立足于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探讨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的作用,提高教师队伍管理水平,推动高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区块链技术;高校;教师队伍管理
DOI:10.12721/ccn.2021.157119
基金资助:“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课题项目号:21LKT0072

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被广泛认为是能够引发人类社会颠覆性变革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变了教育领域的运营理念和业务模式。自2016年开始,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将区块链技术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我国也将其列入信息化建设规划当中,各行各业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落地。在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意义,将协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一起改变教师队伍管理的内容和模式。

一、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及作用

2008年中本聪学者在《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论文中首次提出了区块链的概念,目前学界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识逐渐统一,相关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逐渐得以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最初主要是货币互联,创建了新型的货币支付系统;然后利用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资产互联;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将社会的各个领域链接在一起,当前尚处于第三阶段的初期。

区块链技术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只允许添加数据库中的记录而不得删除,每条记录的基本结构是一个线性链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经过共识机制添加新的区块,添加后会完成所有节点的同步,实现数据的完全一致,具有防篡改、可追溯、安全可靠等优点。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技术包括点对点分布式账本、非对称加密算法、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技术。其中,分布式账本技术可以通过网络节点连通区块内的信息与资源,构成可追溯、不可篡改的数据分布式账本记录样式;非对称加密算法技术使用非对称的公钥和私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和解码,不能用公钥推算出私钥,具有很强的安全性;智能合约技术根据定义好的规则和协议进行数据交换,通过共识机制原理系统自动执行智能合约,不需要第三方平台审验,具有去中心化、高度自治的特点。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众多高校开展区块链应用研究,国内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金融、政务等领域也已经逐步得到应用落实,在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区块链为高校在数据要素管理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在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也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教师培训系统建设为例,借助于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调查教师受训需求,完善教师培训双边管理运营,建立培训匹配机制,使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更加适应教师岗位工作的需要,解决传统培训体系低效化的问题。

二、区块链技术在教师队伍管理中的应用

1.为教师个体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高校教师的个人资料不仅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等基础信息,还包括评优获奖情况、培训经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教师个人在教科研工作中的行为表现和获得的成果。这些资料有的很容易获取,有些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在区块链等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可以相对轻松的获得教师的各方面信息,并详细记录在教师成长档案之中。

区块链技术提供不可更改的分布式数据记录,以及非对称数字加密技术和共识机制,可以确保教师个人资料的记录真实可信,不会出现资料遗失、损毁或被篡改、外泄等问题,能够实现教师数据资料的可追溯和永久存储。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教师工作经历和工作成果的有效记录,节约管理人员查验与证明的成本。还可以实现对教师个人工作能力的真实反映,提高教学管理与质量监督的效率,为教师队伍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促进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2.为教师发展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教师个人的专业素质能力关系到教学水平的高低,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未来发展。教师培训是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在大数据背景下,可以利用区块链等技术打破教育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改变局限于传统学校的单一化局面,使教师培训的资源可以广泛共享,教师培训方式可以线上线下并行,培训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客观化。

依托于区块链等信息技术,教师个人的教学成果、科学研究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能够有效解决知识产权来源查询和鉴别的难题,记录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贡献。因此,可以更好的促进高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丰富培训资源。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调查了解教师的受训需求,使教师的学习需求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周期等相匹配,完整记录教师的培训经历,客观评价教师的培训结果,并提供培训过程记录、培训成果认证等便捷服务。

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教育评价体系,可以驱动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主体参与到对教师的评价工作之中,丰富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可以全面采集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为针对教师队伍的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可以形成评价、反馈、改进、评价的循环机制,使教育评价贯穿于教师个体发展的全过程,推动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3.为队伍管理决策提供公平公正的依据

在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管理决策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每个教师的个体表现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对整个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科学合理地调配教育资源。

区块链技术赋能教师队伍管理,可以促进管理结构的扁平化,管理过程的透明化,以及管理依据的可信性。区块链可以将不同学校、不同部门、不同教师之间互联互通,实现教育风险的智能预警和自动执法。区块链可以根据教师个体的成长档案,自动生成较为匹配的管理决策,供管理人员决策参考。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可以根据教师专业能力、科研成果等数据信息,自动匹配相应资质,调整教师薪资待遇。在教育执法工作中,可以对教师各方面的工作表现进行实时监督,自动甄别违规违法行为,并智能采取罚款等相应的惩戒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用区块链技术赋能教师队伍管理工作,可以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师队伍管理提供可信可溯、公开透明的数据,打破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孤岛,针对每个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的发展支持,并在教师评优评先、考核评价、职称评定、项目申报等工作中自动生成决策建议,实现教师管理工作的公开、公正。

参考文献:

[1]高颖.探析区块链和高校教育教学数据管理的融合运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13):161-163.

[2]薛新龙,史薇,原珂,李博.区块链技术在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应用场景探究——基于国外教育区块链项目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20(07):58-63.

[3]曲一帆,秦冠英,孔坤,李博.区块链技术对教育变革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07):51-57.

[4]李明飞.区块链技术与高校学生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展望[J].数码世界,2020(02):132-133.

[5]彭飞,盛俊.区块链技术在高校教师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3(03):71-76.

[6]王炎彬.数字经济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财会学习,2019(07):215+21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