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王雯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雯婧,. 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 新材料,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8354.
摘要:
随着建筑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混凝土这一建筑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无论是混凝土自身的性能,还是施工后的性能,都是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所关心的问题。从混凝土基础性能的检测,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防治,各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对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控制,这一普遍存在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问题及对策
DOI:10.12721/ccn.2024.158354
基金资助:

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内容

1.1建筑工程钢筋材料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结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钢筋材料检测的目标是确保钢筋的尺寸、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符合工程设计和规范的要求。首先,钢筋的尺寸和几何形状需要进行检测和测量,包括钢筋的直径、长度、弯曲度等几何特征。这些尺寸必须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以确保钢筋能够正确嵌入混凝土结构中,从而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其次,进行钢筋的化学成分分析。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要求不同种类的钢筋,其化学成分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通常需要检测钢筋中的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元素,以确保其质量达标;再次,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等,这些测试需要使用专业的试验设备和标准化的测试方法,以确保钢筋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强度,以应对工程中的力学要求。

1.2建筑工程砂石材料检测

砂石材料检测旨在确保材料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以满足工程的功能和可持续性需求。首先,砂石材料的颗粒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步骤,涉及测量和分析砂石颗粒的粒度分布,通常使用筛分试验。通过了解颗粒分布,可以确定材料的级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从而确保混凝土强度和工程耐久性;其次,砂石材料抗压强度测试也是关键,将样品置于试验机中,施加压力,以确定其抗压强度。这项测试有助于评估砂石材料的承载能力,确保能够满足工程中的荷载要求。

1.3建筑工程水泥材料检测

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结材料,对混凝土的性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具体检测中,一是,检测水泥的稠度和细度,其决定了水泥与水的反应速度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二是,测试水泥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其反映了水泥的负荷承受能力。硫酸盐抵抗力和碱-骨料反应也是重要的检测指标,关系到混凝土的长期耐久性;最后,确保水泥不含有害杂质,如氯离子、镁离子等,以避免引起混凝土的腐蚀和裂缝。

1.4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检测

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最广泛使用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稳固和耐久性。检测混凝土强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抗压强度测试、密实性测试、水灰比的控制、收缩变形测试。具体为:一,抗压强度测试。抗压强度是评估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参数之一。通过在混凝土样本上施加压力,可以测定其抗压强度,是确保混凝土能够承受荷载并保持结构稳定的关键步骤;二,密实性测试。密实性测试涉及测定混凝土样本的密度和孔隙率。密实性良好的混凝土更具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确保其密实性符合规范要求。

1.5建筑工程墙体材料检测

墙体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防水性能。墙体材料检测旨在确保材料符合工程设计和规范的要求,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首先,密实性检测,涉及使用密度计等设备来测量材料的密度和孔隙率。密实性是衡量墙体材料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确保其符合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墙体的安全性;第二,抗渗性能测试。墙体需要具备防水性能,以避免水分渗透和损坏结构。通过模拟水压力和渗透条件,可以评估墙体材料的抗渗性能,确保其满足工程需求;第三,强度测试,包括抗压强度和抗弯强度等测试,以评估墙体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强度测试有助于确保墙体能够承受荷载和外部压力,从而保障工程安全性。

2制定建筑工程物料质量控制的对策

2.1完善材料监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的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因素。为确保每一批次的建筑材料都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有序、系统地进行材料监理工作至关重要。首先,制定材料监理细则是为了确保监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细则应明确监理的职责、权限、流程和标准,从而确保所有材料均按照既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和使用;其次,细则还应规定对于不合格材料的处理方法和责任追究机制。这可以大大降低不合格材料被使用的风险,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2.2重视建筑材料规范取样过程

建筑材料取样是评估材料质量的首要步骤,只有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后续的材料测试才能真实反映材料的性质与质量。因此,规范取样过程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内容如下:一,取样工具与方法的选择。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确保取样的完整性和材料不受污染。例如,取水泥样品时,应使用不吸水的工具以避免水分变化;二,取样位置与数量。取样应从不同位置、不同批次的材料中进行,以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同时,取样的数量应满足后续测试的需求,而不仅仅是满足最低标准;三,样品标识与记录。每个样品都应有明确的标识,包括取样日期、地点、批次等信息。取样后,样品应存放在适宜的条件下,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挤压、摩擦或其他因素的影响。

2.3加强控制建筑材料检测环境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除了确保取样的准确性外,控制检测环境也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不同的建筑材料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性质可能会受到显著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强化对检测环境的控制。首先,温度的控制。大多数建筑材料的性质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检测室应安装温度控制设备,确保在检测过程中温度稳定。同时,材料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也应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其次,湿度控制。某些材料,如水泥和混凝土,其性质会受到湿度的影响。为此,检测室应配备湿度调节设备,确保湿度在适当范围。

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稳定、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对建筑工程进行原材料检验与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中,对于不同的材料,其检验方法也是不同的。钢筋材料检测包括粒径、化学组成及力学性质等,而砂石材料检测则需进行粒度分析与强度试验,水泥材料检测包括水泥化学组成及物理性质测定,墙体材料检测要求检测墙体密实度及抗渗性能,混凝土材料检测主要包括抗压强度、密实性、水灰比及收缩变形等。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材料的质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所需材料数量急剧增长。不管是混凝土,钢筋,砂石,水泥,还是其他建筑材料,都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可靠。然而,受市场竞争、供应链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管等因素的影响,建材市场普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对钢筋、砂石、水泥、墙体、混凝土等关键材料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制定规范、标准化抽样程序、强化测试环境、加强研究开发等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与可靠性,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芮志军.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四川建材,2022,48(08):33-34.

[2]王兮.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J].散装水泥,2021,(05):117-119.

[3]陈惠娟,张钰铭.提高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03):42-4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