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维持电力系统自动运行的安全效果,完善电力体系运行方案的基础上降低资源的浪费,从而真正意义上创设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融合的电力管理平台,为国家电力产业的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两个方面入手,有效提升智能化变配电工作的综合效果。与此同时,能建立更加和谐高效的电网调动模式为不同级别电网提供优质的供电服务。电气自动化技术还能简化传统电力系统运行的流程,落实协调化管理体系,确保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可靠、更灵活。
1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之下,电力系统可以在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从而提升配电效率,推动电力系统的输电、配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收集和分析,同时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状态的监控,并且针对不同的故障参数对故障问题进行诊断,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此外,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各区域的电力系统的电网调度技术是存在差异的,而通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就可以有效实现自动调节,同时加强对电网信息的整合和存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优势
2.1加强控制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发电、输配电等环节协调配合,方可确保用户终端活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实现电力系统的全面、深入监控,加强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设备、参数的控制,结合电力系统出现的异常,进行预警与处理,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效性及安全性。
2.2干扰影响小
电气工程自动化,正是因为利用了智能控制器进行控制工作,因为其科学的设计观念和合理的设计步骤,可以有效的阻挡外界环境的干扰降低了对外部因素的影响,对于环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数据、模型,快速地整理和分析,通过自动化的计算能力,进一步规范电气工程的管理。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需要有更强大的抗干扰性能,简化设备流程和组织结构,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作用。
2.3服务智能化
电力系统智能化当中,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电力系统中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利用该技术进行系统设计,提高系统设计精准性,并且代替工作人员进行更加精准的系统运行故障的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问题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使用该类智能化的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精准度以及科学性,提高电力系统的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
3人工智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的应用
3.1在自动化控制过程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气控制工作中,基本上是人工进行控制和管理的,但是这样的电气设备还比较复杂,无论是在控制还是操作上,难度系数都比较高,而且很难对控制的问题进行解决,经常发生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的情况。因此传统的技术对于人工操作能力方面要求极高,会直接影响到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流程,一旦出现任何失误都会导致整个电气工程所有流程受到严重影响,不仅耽误了整个工程的攻击,还会造成大量的经济成本损失,影响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在电气控制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应用,有效地避免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失误,确保整个工程高效运行,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操作不当的情况。
3.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期间,虽然引入了自动化仿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概率,但是不代表杜绝故障问题,因此,当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的时候,就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故障部位进行精确定位。在原本的故障定位过程中,主要借助人力和物理设备对整个区域的电力设备和线路进行排查,工作量大而且其效率低,严重影响了故障修复的效率,同时造成资源浪费,但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反馈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分析和处理,确定故障部位,并且将相应的数据信息传递给故障修复人员,以便修复人员能够更快、更合理地选择对应的修复措施,以此提升修复的效率,同时降低电力系统的修复成本,并且加快恢复供电,减小停电带来的间接损失。如图1所示的电力系统故障维修流程,不仅发挥了智能化技术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经济成本。
3.3集成技术的应用
传统电力系统兼容性不强,每项职能都由不同的部门负责管理,如准备工作、运行过程、检验维修都是相互独立的,之前的电力系统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践证明,这样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各个环节很难正常衔接、系统运作效率低下、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了系统成本。而引入集成技术之后,轻而易举地就形成了科学合理、完整统一的管理模式,将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融入了新技术,增加了创新性,追求效率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质量过关。这样一来,电力系统整体得到了提升,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进一步增强了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力。
3.4总线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发展,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当中总线技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总线技术,电力企业能够对接电力系统的控制网络与相关的电气设备,比如将电力系统当中一些电器控制的设备和智能化仪表等连接到具体的电力控制系统当中,同时使用网络连接对该类设备以及仪表接线远程监控,提高工作的效率,帮助电力企业能够借助网络技术对各个控制系统进行统一的连接以及控制,帮助电力企业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的控制以及监测。随着对总线控制技术的不断研究,当前电力企业能够使用总线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分散的调节,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管理水平。
3.5监控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监控技术是指利用基于电气自动技术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为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运维提供帮助。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监控技术朝着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电力企业可引进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监督管理,发挥电气自动化优势,提高电力系统监管效率与质量,保障其高效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加强控制、提高效率,为运维工作提供便利。通过本文的分析,电力工作者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仿真技术、PLC技术、智能技术及监控技术,发挥电气自动化技术优势,强化电力系统运行效果,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楚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25+27.
[2]王继烨,柴得斌,闫东林,李雪康,马满强.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究[J].门窗,2019(21):250.
[3]李学阳.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研究[J].地产,2019(15):133.
[4]唐晓旭.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码世界,2019(07):281.
[5]荆楚涵.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