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
王春雨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春雨,.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052.
摘要: 目的 以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水平为研究目标,在临床中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明确其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以2023.01-12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诊疗的危重症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68例,按照诊疗先后顺序设置成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分别以常规手段、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手段实施两组护理干预,对干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营养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免疫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低(P<0.05)。满意度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高(P<0.05)。结论 在临床中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减少不良事件。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营养;免疫
DOI:10.12721/ccn.2024.157052
基金资助:

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密切监护和紧急治疗的患者。若患者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极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增加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威胁生命健康。在给予患者治疗措施的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增强整体疗效,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在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良好的营养状况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文中以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水平为研究目标,在临床中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明确其对危重症患者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3.01-12时间段中于院内接受诊疗的危重症患者为分析对象,共计68例,按照诊疗先后顺序设置成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年龄范围方面,两组年龄:47岁≤年龄≤73岁,观察组均值(60.11±0.19)岁,对照组均值(60.13±0.21)岁;性别方面:观察组男性占比18例、女性占比15例,对照组男性占比19例、女性占比16例。经统计学系统处理两组基础资料相关数据信息后证实可比性高(P>0.05)。此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审批。择取要求:均为院内危重症患者;资料齐全。剔除要求:中途退出。

1.2 方法

1.2.1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

按照常规标准做好病房巡视,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对应处理措施。

1.2.2观察组行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

①创建专科护理小组,加强多学科合作。组织医生、护士、营养师和药师等创建肠内营养规范管理小组,加强小组成员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小组各成员专业水平,确保能够制定和执行个性化的肠内营养护理计划。

②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营养计划。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病因,确定患者营养需求;分析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评估患者的口服摄入量、静脉输液、肠内营养支持等,了解患者实际摄入量;评估患者代谢情况,包括能量消耗、氮平衡、肠道功能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肠内营养方案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计算营养成分和能量需求,制定相应的营养计划。

③做好肠内营养装置管理工作,提高护理效果。要求护理人员严格遵循医疗机构的操作规程,正确插入和固定肠内营养管。在操作前后,务必洗手并戴手套,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并定期更换装置和清洁相关设备。定期检查肠内营养管的通畅性,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肠内营养装置,以防止管路堵塞。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并发症,如腹胀、腹泻、肠梗阻等,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配方、调整装置位置或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定期检查患者的体重、血液指标和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以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并作出相应调整。

④做好肠内营养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及家属认知程度。可采取模型讲解与模拟演示方式向患者、家属演示如何使用和维护肠内营养装置;可将如何调整摄入量和配方,以及如何处理与肠内营养相关的问题和并发症等内容打印为手册发放给患者、家属,或者制作为幻灯片与短视频,为患者、家属播放的同时,利用简单易懂语言进行详细讲解,耐心解答疑问。

1.3 判断标准

(1)检测两组营养状态相关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等。(2)检测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IgG、IgM。(3)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胃潴留、腹泻、胃管堵塞。(4)评估两组满意度,经医院满意调查量表评估,分数60以下则判断为不满意,分数60-85分则判断为基本满意,分数86分-100分则判断为比较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与比较满意/总例数之和,×100%为总满意度。总满意度=基本满意与比较满意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t和`x±s为连续性变量中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卡方和%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或价值。

2 结果

2.1营养状态

营养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如表1所示。

表1比对两组营养状态指标(`x±s)


9.png

2.2免疫指标

免疫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如表2所示。

表2比对两组免疫指标(`x±s)

8.png

2.3不良事件分析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低(P<0.05),如表3所示。

表3比对两组不良反应(n,%)

6.png

2.4满意度分析

满意度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高(P<0.05)。如表4所示。

表4比对两组满意度(n,%)

6.png

3 讨论

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危重症患者会因为多方面情况导致营养状态不佳。比如,炎症介质的释放会导致代谢率的增加,使机体消耗能量加快,同时炎症反应还会干扰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吸收,导致营养不良。疾病十分严重易导致食欲不振、胃肠功能受损,影响营养的摄入。患者还会由于疾病的影响,出现代谢紊乱,如高血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影响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和代谢。危重症患者常伴有高度应激状态,身体会分解蛋白质以提供能量,导致肌肉丢失和蛋白质代谢异常,且大量液体丧失、呕吐、腹泻等也会导致营养物质丢失,引起营养不良,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

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康复和存活率有着直接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危重症患者常伴有创伤或手术后的伤口,充足的营养可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其二,危重症患者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若机体存在营养不良情况,极易导致免疫功能进一步损伤,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给予营养支持,有利于维持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三,危重症患者常出现肌肉消耗和营养不良,这会导致肌肉无力、功能障碍等问题[3]。适当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可以维持肌肉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其四,危重症患者常伴有高分解代谢状态,导致氮平衡失调。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摄入可以改善氮平衡,减少肌肉分解,促进正向氮平衡[4]。其五,危重症患者常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包括消化功能减退、肠道黏膜损伤等。合理的营养支持可以维持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和感染的风险[5]。而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是指在危重症患者中,通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促进患者康复的一种护理措施[6]。具体内容包括通过插入鼻胃管或空肠管等方式建立肠内通道,以便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适合患者的肠内营养配方,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组合;对患者进行定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包括血液生化指标、营养评估工具等,以调整营养配方和支持方案[7]。将其应用到危重症患者中有着明显优势,其一,肠内营养能够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促进肠道免疫功能的恢复,防止肠道菌群失调和细菌移位,减少感染的风险[8]。其二,相比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更接近自然的摄食方式,能够减少肠道萎缩、肠黏膜萎缩等不良影响。其三,肠内营养能够刺激胃肠道蠕动,促进肠道吸收功能的恢复,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其四,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静脉输注相关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结合文中研究结果,营养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免疫指标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各项值更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低(P<0.05)。满意度方面,两组相比,观察组总值更高(P<0.05)。提示,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效果较佳。但是文中研究例数较少,存在局限性,需要对应用价值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实施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有利于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及免疫状态,减少不良事件,这对提高危重症患者护理安全性与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凤琪.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返流的预防效果观察[J]. 医药前沿,2021,11(10):119-120.

[2] 张耀文.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饮食保健,2020,7(31):158.

[3] 沈小娇.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285-286.

[4] 孔令艳,王洁琼.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健康之友,2020,9(4):149-150.

[5] 潘惠.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在重症医学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0):184.

[6] 王敏.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返流的预防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19-120.

[7] 孟盼盼. 肠内营养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的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2023,33(9):76-7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