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科是初中教育体系中十分重要的课程,备受各界关注。部分初中生认为物理学科是一门难度极大的课程,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愿意学习物理知识,这就会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会更加不愿意学习,形成了恶性循环。鉴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对物理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当前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但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如何通过转变教学模式,将核心素养和教学质量测评标准相统一还没有定论。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再次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物理作为初中阶段重要且抽象、难懂的教学科目,教师需要就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思考,并积极尝试教学转型。核心素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部分素养,其与人的进步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所蕴含的思想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1.借助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学科知识是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知识,具有极强的重复性和科学性。教师应该认识到物理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应该以物理实验为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原理,进而将物理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同时,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总结相关理论知识、推导相关科学公式等,从而促使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声音的特性”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格尺拿出来,把格尺紧紧按在课桌上,并使格尺的一端伸出边缘,用手拨动格尺,并让学生听格尺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并引导学生观察格尺振动的频率。然后,教师示意学生把格尺伸出桌子边缘的长度增加或减小,再次拨动格式,并且保持格尺振动的幅度与上面的相同,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格尺振动的快慢,同时注意听声音的音调变化。总而言之,教师要通过举一些常见的例子,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验器材和物品,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科学,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2.开展小组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相较于小学、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基础,所以,教师如果想要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必须放弃以往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基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规律,选择更能激发学生自主性的教学方式。而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具有独特的学习特征和人格特征,他们渴望独立,但又因缺少经验而迷茫。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其留下充足的讨论和交流时间。同时也要发挥引导作用,在学生讨论交流遇到困难时进行及时的点拨,帮助其成长。
3.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教师应对相应的情境进行设置,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开展思考。从事实上来看,物理学科属于一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对物理知识进行获取的主要途径,即为进行科学的探究及验证,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具有科学引导,其学习和探究难以具有良好的效果。虽然在进行物理学习时,教师应给予学生相应的自主探究空间,但是教师需要注意对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充分发挥,以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及时的帮助。当前诸多学校已经组织开展了创意比赛等对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的活动,其中部分参赛作品即涉及到了物理知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一类型的活动,以帮助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及实用性进行更加深刻的感受,并促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对物理知识进行更加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对“压力”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即可引导学生设计小火箭,活动主要内容即在于通过压力送小火箭升空。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选择使用小针筒为小火箭的瓶塞注射空气,直至小火箭成功弹射,另有部分学生选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对小火箭进行推送。对于学生采用的多元化方法,教师均应给予鼓励和支持,并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对其中的物理知识进行分享和探讨,以提升物理课堂的趣味性,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4.基于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知识来自生活,但同时又为生活服务,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可以基于物理知识和能力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物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有侧重地将生活实际融入教学内容中,通过创设实际生活场景来提升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而基于现实生活进行情境创设,还可以拉近学生和物理学的关系,减少学生对物理的陌生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物理学习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知识和技巧。
5.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现代社会每位公民都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从物理学科层面看,围绕物理知识、物理思维、物理观念、物理技能等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各个方面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社会责任感,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有效培养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的学习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在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前对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有所认识,之后借助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优化,从而促使物理教学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滢毅,洪兹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物理,2019(12):57-59.
[2]赵安霖.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6):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