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不断进步及发展,“探究"成为了高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核心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主要是指充分利用学生好奇.表现欲及好动等特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学习知识的习惯,最大程度创设针对性、和谐及积极的教学环境及教学范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学习活动又为高中生们学习历史提供了一种网络资源及网络交流的手段。这些手段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利用网络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网络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兼备的教学优势,可以将历史教材中枯燥死板、生硬无趣的文字以生动形象、直观逼真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通过悦耳动听的声音、色彩鲜艳的画面,能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那些距离自己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和场面仿佛重新出现在眼前,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在学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节内容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图片与视频资料,并配以背景音乐——《义勇军进行曲》,看着图片,学生的心灵都被震撼了,血淋淋的史实仿佛真的出现在眼前,学生的眉头开始紧皱,并不时发出各种哀叹声,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说道:“同学们,通过这些图片和影像,相信你们了解到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奋起还击、浴血奋战的事实。现在,就请你们阅读本节的大标题和三个子标题,分析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从《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中列举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本质的事实,一会儿我们找同学进行论述。”因为之前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了直观式教学情境,立即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二、利用网络技术,展示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
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网络技术还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强大的资源共享优势,教师只需在课下花一定时间和精力对教学内容及信息加以整理,在课堂上就能运用点击鼠标的方式将教学内容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历史课堂上,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出来,使每位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参与者,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探究,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这节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并点击相关菜单将其呈现出来: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如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等;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3.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4.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5.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对中国近代的农民运动有恰当、合理的认识。然后,我点击复位菜单,让学生根据我所列的教学目标上网自由浏览,可以浏览我课前制作的网页,也可以自行搜集相关信息和资料,并利用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来获取大量相关内容。这样,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教学目标,让学生以主体形式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既使学生获得了相关历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三、利用网络技术,提供合作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比如,我们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利用网络技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合作搜寻,这样既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同时也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这节内容时,因为本节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来介绍古代中国的经济,于是在课前我依据这四个小课题将班里学生分成四大组,并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利用网络技术搜集本组所负责课题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并将其记录整理。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本组整理的资料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并加以讲解。这样,我利用网络技术,使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熟知和了解本节历史内容,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的机会。
综上所述,网络环境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了很多便利,充分应用网络环境,是补充师资不足、历史教学效率低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值得广大教师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杨赵伟.翻转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观察,2019,8(30):132-134.
[2]邵德岩.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7):61-62.
[3]夏曼.高中历史网络课堂的构建与创新意义[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9):57-58.
[4]廉旭光.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之史料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4(05):54-55.
[5]丘继业.网络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J].教育导刊,2006(08):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