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研究
吴付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付良,. 针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研究[J]. 设计研究,2021.7. DOI:10.12721/ccn.2021.157065.
摘要:
国内建筑领域的发展对国内建筑行业的设计准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建筑电气设计之中的消防配电设计至关重要,消防配电设计的作业对建筑电气的设计水准起到左右作用,有一些还会对建筑项目的投入使用造成干扰。本文从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在实际工作之中消防配电设计工作具体种类,找出现在阶段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比较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建筑电气维稳。
关键词: 建筑电气消防配电系统配电设计研究建筑电气安全
DOI:10.12721/ccn.2021.157065
基金资助:

建筑行业的建筑消防安全程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情况息息相关,电气设备的使用已经达到普及程度,在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背景下,建筑项目正在朝人工智能化发展,对房屋建筑的服务能力可以稳步提升,更加具备针对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一旦在火灾发生时,建筑的消防配电系统无法满足保障质量,喷淋、排烟、照明和报警等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损失后果不可预估[1]

因此在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之中,消防配电的设计属于重要一环,提升工作质量属于电气设计核心内容。优质的消防配电设计能促进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转,在警报这块可以促使及时程度,对于消防救援予以支持,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建筑的安全属性予以提升。相应的设计人员必须掌握电气设计规范要点,还需要确定消防配电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筑消防配电设计研究的必要程度

全面改善消防配电设计质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消防配电施工中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用起到保证的效果。因为电气的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对电气设施的整体安全效果起到影响作用[1]

第一,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中可以将电气设施的种类和运行特征有机结合,对展开消防配电的设计可以起到很好的展开作用,能够有效减少电气设施安全隐患,全面改善电气设施运行效果。只有科学合理的进行消防配电设计才能对电气设施的稳定运行起到保障作用,对广大人民群众急速上升的生活需要予以满足。

第二,合理而具有科学性的设计消防配电,可以在建筑电气设计之中起到一定程度减少消防隐患的作用,极大降低电气设施可能会出现的电气火灾风险,保证电气设施整体安全运行,保证建筑物整体的安全局面[2]

2.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设计常见问题

2.1消防配电设计缺乏严谨判断和科学设计方案

消防配电的设计在实际情况中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如果那个区域的消防配电出现问题,对整体的电气设计运转产生安全方面的影响。当前 阶段的消防配电设计之中高压电源的回路设计方面存在科学性差异,高压供电和发电机的供电达不到统一。

2.2选择的供电设施匹配性差

很多从业人员在对建筑电气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经常会利用复式断路器和复式脱扣器,对供电系统进行保护,但是在供电体系的实际运行中,比较容易出现过载的情况,一旦发生这些情况就会对消防设备运转起到暂时停止的作用。如果火灾发生,此时消防设施不能以最快速度开启,导致火情快速蔓延[2]

2.3对电源监管设施缺乏监管

消防监管可以通过电源监管设施实现,对消防设施的运行进行随时管控。在实际的运行之中,很多建筑的电气设计并没有进行安装电源监管设施,一旦遇到临时的供电系统暂时停运,对消防供电的操作就不能及时完成,此时给建筑电气的体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2.4设计的供电体系不合理

出现供电体系不完善的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对消防配电的实际设计过程:

2.4.1 因为供电方式的不同,所以消防设备会出现供电不太稳定的状况,在供电期间出现供电系列的问题,从业人员必须采取手动启动发电设备,才能避免出现其他问题的可能性。

2.4.2有一些设计不合规格的高压回路,按照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在一级的负载建筑电气设计中,要按照要求配备高压电源,在此基础上采取独立供电的模式。但现阶段很多的建筑电气设计方案里,很多单位还是采取手动设计形式,致使消防配电体系中的运转效率降低很多。

2.5违反规定使用消防设施

很多国内的建筑消防设施中,现阶段很多建筑安装单位为了实施降低操作项目难度和成本的目的,经常违规使用消防设施,使用联动消防设施进行统一供电。因为很多消防设施存在违反规则使用、使用时间周期长和使用质量不稳定等等因素,一旦出现火灾,消防设施备用电源无法正常使用,导致失去设施价值[3]。      

3.建筑电气设计中消防配电的设计方案

3.1消防配电的敷设线路设计

在进行方案设计最初阶段,一定要对消防配电设计方案选材进行充分了解,要对相应质量标准进行检测,在进行消防配电设计环节时必须要对施工使用电缆原材料和质量程度进行耐火要求建筑防火等级检测,要保证质量标准复合施工要求标准,对电缆型号和铜芯导线型号进行合乎要求选择,这些选择的要求标准是消防配电线路设计的重点[4]

在建筑电气消防配电线路设计阶段,关于配电线路敷设是方案设计的重点,建筑电气项目一般需要根据线路所在位置,合理选择设计方式,保障消防配电线路敷设满足工作要求。与此同时,还应该了解线路明敷与暗敷间存在差别。

其次,在消防配电线路敷设设计阶段,应在保证线路敷设方式合理后,将关注点投放到线路保护工作上,为保障线路可拥有较长使用寿命,应积极实施明敷线路的保护措施,因为线缆采用的明敷方式暴露于建筑内,受到磨损的概率远远高于暗敷电缆,所以在线路明敷时,应采用穿金属导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进行保护,对管道线槽采取防护措施。

3.2对供电的回路进行设计

对消防配电方案进行设计时,因为设计人员对复式脱扣器对配电系统起到的保护属性不能进行充分的了解,因此会严重地对配电设计产生影响,导致消防配电设计并不合理,导致消防配电设备出现过载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在进行供电回路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对回路的设计重点进行提前的确认,根据有关部门建筑电气的设计和火灾的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给到合理的设计要求,对建筑物的防火等级进行提前确认,需要对消防电气的分解工作进行完成,供电回路的设计要考虑到建筑项目内部的结构和工程施工技术难度,要从施工的经济成本考量,选择灵活的施工技术,将供电回路的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确认,对建筑物内部的防火等级进行施工要求的合理保障[3][4]

3.3对消防电源灯额信号进行合理的设置

在进行建筑物的消防配电设计时,一定要对消防电源信号的设计进行提前关注,对消防集中控制所需要的消防设备进行提前了解,确定消防设别的具体功能,对消防电源的监控设施配置进行掌握,对建筑物内部的消防系统进行了解,将消防设备的运行信息进行合理收集,按照规定对消防控制室的文件做合理要求,在消防安全管理信息下确认远程的监控系统具体结构的设计参数和相应配置的参数要求,明确远程系统功能,对消防设备和电源供电的情况做具体了解。

结论:

消防配电属于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之中比较关键的重要环节,消防配电的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果对建筑电气体系的正常运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国内智能建筑快速发展的过程之中,电气工程对建筑质量的决定性影响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消防配电设计的重要性水涨船高。

消防配电设计是否能在实际操作中有良好的作业效果,和建筑设计人员设计水准有极大关系,设计人员必须对建筑工程的设计参数和施工参数全面了解,确定建筑工程的防火应该处于等级,对实际的应用特点充分的掌握,按照电气设计的严格规范去完成设计工作[5]

为了促进消防安全的使用安全,使电气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设计好建筑电气消防配电,掌握消防配电所用的技术,对项目选材用材加大质量控制筛选力度,从业人员要对消防配电的设计要点充分掌握,需要充分认识到消防配电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并在当前设计问题基础上严格按照设计原则监测,保障电气系统实际运行效率与安全性,为建筑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消防配电系统属于将建筑电气体系,其供电、输电、用电等各个环节贯通一起的设计,如果这一设计存在缺陷,会对建筑消防安全主要性能产生左右。从业人员必须坚持全面贯彻、合理适应的工作准则,结合建筑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

线路材料、敷设方式、电源性能等合理设计,确保消防配电系统处于高质高效、稳定可靠的良性运行状态中。

为促进消防安全和使用安全,应明确该类设计可行性模式,结合建筑情况,基于建筑需要,选择与建筑适配度高的设计模式,提高消防配电设计水平,促进消防系统高效率、稳定地运转,保证电气消防安全。 

参考文献:

[1]黄培.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供配电系统设计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06):50+52.

[2]陈晓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J].建材与装饰,2020(8):107-108.

[3]徐灵.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方案探讨[J].居舍,2020(5):109.

[4]王旭斌.消防配电设计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20):29-31.

[5]李海歌.探究建筑电气设计中的消防配电设计[J].冶金管理,2020(13):30-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