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研究
李学江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学江,. 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研究[J]. 能源学报,2021.9. DOI:10.12721/ccn.2021.157089.
摘要: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就对汽修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来传统汽车相关教学理念和方法显然不再适应现代教学需求,基于此,为更好的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职汽修专业就必须加强对教学的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 新能源;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89
基金资助:

引言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进步,社会经济发展对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中职汽修专业必须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探索。

1新能源汽车现状

当前,为了实现对新能源的应用,创新和完善汽车技术应用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中的混合动力、纯电动车以及燃料电池等内容进行了分析。新能源汽车还被认为其是现阶段减少能源的有效方式。汽车检测一般是在汽车技术状况的情况上,加强对其他汽车维修技术的应用。汽车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控制使用时间,对零件磨损、变形和老化等情况进行分析,让其中的配合副间隙不断减少,避免出现振动、漏气和漏水等情况,不断提高汽车技术的性能,为日后的检测维修作业顺利进行提供保障。此外,还需要对新能源汽车检测市场的实际发展方向,对2021年的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以及前景进行综合性分析。最近几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不断发展,汽车检测方案也得到了完善,但是由于我国的汽车检测比较晚,在实际的检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本身还有比较大的提高空间。在2019年,我国的汽车检测市场的规模大约在297.3亿元,占了总体市场的87.57%。再加上,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的销量在不断增多,需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发展路径进行探索,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管是在培训技术标准,还是在教材资料等内容出发,按照具体的标准规范完善其方案,从而保障维修检测工作落实的有效性。

2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面临的挑战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技术、结构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市场对相应的汽修人才也有着较大的需求,而基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差异性,传统汽修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维修、售后方面的需求。所以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相应的汽修专业人才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且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服务的人才缺口会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培养新能源汽车技能人才尤为重要和迫切。而就目前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现状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比如很多学校在汽修专业教育方面,并没有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开设与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的课程或专业。而有些学校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与专业,但是在教学方面由于缺乏经验,所以其整体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算十分理想。还有一些中职学校,并没有重视对汽修专业的改革与创新,缺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意识。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再看中职学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现状,可以说当前中职汽修专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中职汽修专业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教学策略
3.1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下,就要求中职汽修专业人才具备相应的新能源汽车汽修知识、技能,否则学生未来将难以满足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基于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育质量和效率,实现对人才的全面培养,中职学校就必须基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中职汽修专业课程进行优化和创新。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开发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关的课程体系。在开发课程方面,中职学校要紧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未来趋势来开发不同的课程,具体课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如“新能源汽车构造”、“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池”、“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故障”等。新能源汽车相关课程应该包括理论知识培养与实践技能培养两个方面。为了保证课程构建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职业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合作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也可以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通过交流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前沿知识与技术来开发课程。其次,在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中职学校需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职汽修专业是一项以实践为基础的专业,所以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课程设置也需要强调将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训课的优化,建立实训基地及实训教室,制定校企合作实训计划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新能源汽修实践能力。

3.2专业教学实施

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对于中职汽修专业教育而言是一项全新的内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中职学校及教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中职学校可以根据新能源汽车专业特点,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其中包括教、学、做、考四个环节。而作为教师则需要利用教学材料、教学资源、教学设备等专业教学资源,基于教学各个环节的需求和要求,来设计教学实施过程。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转化为形象演示,让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强制教学。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各种实践、实训帮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的转化。在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考核,包括对学生知识、技能、态度、素养等全方面的评价与考核。同时,为了实现专业教学,中职学校还需要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比如要结合新能源销售及生产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行设备共享、产教融合、技术推广等合作培养模式,这对提高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的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背景下中职汽修专业面临的挑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是尤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师资队伍是中职汽修专业教育开展的前提,更是新能源汽车专业建设的主体,想要培养学生有关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技能,就必须有相应的师资队伍为支撑。传统机车与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装置、技术、理念方面都有巨大差异,而目前中职学校中很多汽修专业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主要以传统汽车为主,这显然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学校就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比如学校要定期组织师资队伍开展有关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知识技能培训,同时组织师资队伍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工厂,通过实际接触、操作来提高与相关的专业水平。另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新型教师的引进,比如可以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工厂合作,引进更多具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的人才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的实训指导教师,以及聘请优秀的新能源汽车工程师来学校为学生授课。同时还可以招聘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加强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只有提高了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才可以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

4结语

中职学校在汽修专业教学中,要紧跟市场前沿对教学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帮助汽修专业人才掌握先进的知识理论、实践技能,从而使得汽修专业人才在未来更好的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环境,成为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要求的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卢敖.新能源汽车维修检测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0(5)

[2]子樵.浅析传统汽修专业教师如何胜任教新能源汽车教学[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