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中职历史德育实践探究
李长华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长华,. 核心素养下中职历史德育实践探究[J]. 历史教学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622.
摘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新的教育任务。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需要各学科教师明确该学科的德育功能,根据教学需要,多种策略地实现德育功能。历史是中职教育的必修学科,也是具有德育功能的学科。本文笔者将根据自身的探究结果,详细阐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以及实现中职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策略。
关键词: 中职历史德育功能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622
基金资助:

引言:众所周知,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活动的开展直接关系到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立德树人是教师开展中职教育活动需要完成的主要的教育任务,也是解决中职生现存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开展中职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有效地挖掘该学科的德育功能,联系教学需要,应用多样的策略发挥德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任务,使学生们在获取历史知识,发展历史学习能力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夯实有效发展的基础。

一、中职历史进行德育的积极意义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们在参与教学活动,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必须形成的一种勤奋正直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中职阶段是学生们形成、发展爱国主义情感的关键阶段。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不少的仁人志士将历史看作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命根。这充分展现出了历史在一个国家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中职生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他们接受到的历史教育和品德教育是较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无法深刻地认知新旧社会,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内涵。针对中职生的如此发展情况,在实施中职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爱国这一德育功能,着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二)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精神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是学生们适应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历史人物通过合作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这对中职生是有着积极影响的。所以,在组织中职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该学科的合作团结这一德育功能,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精神。如“赤壁之战”中的吴蜀通过建立联盟战胜了实力雄厚的魏国,促成了三国鼎立格局的初步形成,这是引导学生合作团结不可多得的资源。

(三)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

创业创新精神是中职生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形成的精神品质,也是中职生有效地参与未来社会和工作的保障。在开展中职德育教育活动的时候,创新创业精神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古至今,具有创业创新精神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是枚不胜举的,如西周的“分封制”;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三公九卿,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这些都是创新的成果。所以,在实施中职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把握该学科的创新创业这一德育功能,有机地渗透创业创新内容,切实地培养学生创业创新精神。

二、中职历史学科德育功能的实现策略

(一)转变思路、增强意识

当前的中职历史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都不够重视。但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明确德育在学生终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功能。有效的德育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人生发展也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路、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遵循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按照教学大纲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同时,还要转变思维意识,要针对德育知识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在充分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营造生动热烈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展中职历史教学时,教师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前应深入发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出于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研究表明,生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讲解《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性教学工具,为学生呈现出直观立体的教学画面,在加大师生互动交流力度的同时开展各种思辨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八国联军侵华相关视频,促使学生对事件的前后因果产生兴趣,待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部分学生回答:“看完视频后觉得十分气愤,但又对落后的清政府感到无可奈何,产生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其他学生也在此基础上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在学生发言完毕后,教师还需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本课时中涉及的知识点,从而在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实际上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环节都需要独立完成,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时代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平台,鼓励学生结合自身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中寻找适合的资源,并基于课本内容进行预习,预先了解课时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同时要求学生重点关注课时中涉及的重大历史背景,以此为后续教学的正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课堂教学完毕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及时强化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要求学生重点消化课堂中讲解的概念性知识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课堂外:开展活动,浇灌德育花朵

德育教育活动是贯穿历史教学活动始终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育领域提出了开拓课外活动的教学要求。课外活动是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和拓展,与历史课堂活动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驱动着学生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在当前的中职历史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机械地为学生们设计相应的历史练习题,希望学生通过解决历史练习题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此做法,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历史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德育束之高阁。为了解决此问题,有效地在课外落实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笔者立足学生们的兴趣点,开展一系列的德育活动,驱动学生们体验,使他们无形中受到德育熏陶。以“历史故事会”为例,历史故事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内容,也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是有限的。不少中职生对历史故事有着浓厚兴趣,在课后会自主地搜集历史故事进行阅读。基于此,笔者精心地创设了历史故事会活动,鼓励学生们根据课堂学习内容,搜集与历史事件相关的人物故事,实现知识储备的丰富,同时受到历史人物身上美好品质的熏陶。如,在上完《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和新道路》后,笔者鼓励学生搜集在土地革命时期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指定学生讲《星火燎原》、《朱德的扁担》等故事。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把提升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增强教师历史核心素养放在首位;其次,中职历史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德育的渗透,如重视并应用问题导入,或者通过还原历史情境,创设生动的历史教学情境,在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的建立;最后,中职历史教师应该尽可能客观地传授历史知识,并在教学时紧密联系现实。

参考文献:

[1]岳俊兴.中职学校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研[J].成才之路,2020(36):30-31.

[2]任金花. 历史人物教学与中职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3]姜新程. 论中职学校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D].鲁东大学,20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