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们对于居住的要求,高层建筑工程建设已经成为了业内发展的趋势,为了保障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稳定性,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十分关键的,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做进一步的内容。同时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为细化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推动了此项技术的发展 。但是现在,此技术在应用中,收到的局限性较大,会受到周遭环境的限制,会受到天气因素的限制(例如下雨天),总体来说,施工的安全风险较高,所以更需要设计人员从实际出发,对实地进行考察,根据得到的数据以及参数进行分析,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案,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掌控,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分析
1.1预应力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的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钻孔,其次是锚杆的安装,然后是注浆,最后是工程验收。
预应力锚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对锚杆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可以使支护结构产生的水平变形较小;(2)调整锚杆的位置和层数可以使支护结构内力分布较均匀;(3)使得基坑内形成无障碍空间,便于土方开挖运输和后期主体地下结构施工。
1.2土钉墙支护技术
主要适用粘性土和弱胶结砂性土且地下水位以上的基坑,但是若是遇上了含水丰富的砂性土、砾砂及卵石层则需要设施止水帷幕措施,同时此技术不适用于淤泥、浜填土及新近的松散填土。
土钉墙支护技术主要特点是工艺简单,需要用到的器具也十分简单,可适应各种形状的基坑,成本较低;虽然此技术可以减少地下水或者雨水对于工程的影响,但同时此技术对于现场施工组织要求较高。
现在用的较多的是复合土钉墙施工技术,主要有土钉墙加预应力锚杆(索)技术、土钉墙结合隔水帷幕技术和土钉墙加上微型桩技术。土钉墙与预应力锚索的结合可以使得基坑更加稳定,方便对变形做出控制,若是基坑对于变形的控制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选择此复合技术;与隔水帷幕的结合有利于降低坑内降水对基坑的影响,因为基坑内有水很容易引起基坑的塌方和下沉;土钉墙于微型桩的结合可以减小基坑的变形情况。
1.3SMW工法桩
SMW工法桩主要是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型钢,将荷载与防渗相结合,主要优点是施工时基本无噪音污染,而且结构较可靠,因为有防渗功能,所以不用再另外建设挡水帷幕了,并且SMW工法桩中的H型钢可以被回收,有利于节约成本。但美中不足的是土层的影响较大。另外在施工时需要注意的是型钢插入前需要安装定位卡模,保证定位卡模中点与水泥土搅拌桩中点保持一致,复核定位卡模位置时要选用双核查法(既要核准已插进的型钢间隔,又要核准与远点的间距)。
SMW工法桩施工的关键在于:(1)水泥浆的制备,需要进行水灰比实验,通过实验与计算得到合适的水灰比施工管控参数;(2)搅拌桩垂直度控制,需要保证垂直度偏差小于0.5%;(3)对桩身水泥土强度的控制,需要在底部灰浆密度和体积达到施工要求,保证灰浆的材料充足;(4)H型钢的选择,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
1.4混凝土灌注排桩支护技术
现阶段,此项支护技术应用较多,因为其适用于除砂砾层和卵石的大部分土层,其需要用到的施工场地较小,噪音较小,对周遭泥土影响较小,可以减少支护施工对土层的影响,支护性能好,但是桩间的距离较大,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所以在施工时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防水防渗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是确保灌注桩之间的距离,在设计时需要针对实际情况使其疏密程度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否则会砸成间隔处有土壤深入或者有地下水侵蚀的危险。
二、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注意事项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的脚步加快,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挑战。由于地下结构复杂,地下施工时土壤变化大,并且地下施工收到的因素限制很多,例如会受到地质结构以及地下水的限制,所以地下施工总体来说难度较大,而且由于现在是寸土寸金的时代,越来越多高楼大厦被建造出来,地下结构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复杂,加之深基坑作业对周边环境要求高,但是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不同,同样给施工带来不小的难度,这些都为深基坑支护作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一不小心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所以下文将就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展开讨论。
2.1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最主要的是需要做好工程勘察工作,对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勘测,掌握实际的情况,以便对支护地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如地下水的情况以及施工地点的地下结构特点等,同时,还需要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进行了解,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不良的影响,保证工程的安全性。通过勘测结果对施工设计图纸时所需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包括深基坑的深度以及坡度等,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选择最合适的支护技术。
2.2加强工程的监督
施工作业时需要格外的注意,预防各种突发事项。首先需要预防的就是地下水冲击,因为受地下水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工程下沉或者塌方,其次,需要预防的是极限状态,也就是施工过程中出线的土地结构的变化,需要实时进行观测,防止挡土承载力失效等问题发生。可以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测,保证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
而在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实时对施工周围环境进行监测,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对环境可能造成的污染问题,其次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问题,同时及时对已经出现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措施,在发现问题时第一时间上报。
2.3 遵守安全注意事项
首先在施工时,若是发生异常情况,例如支护结构的变形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周围的建筑物开始变形、支护结构发出很大的异响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上报给相关单位,并及时查清楚原因,及时止损,防止造成事故。另外,现场的技术人员需要坚持全程进行跟班,及时解决发生的问题,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证工程的进度。
其次,对施工作业用具进行定期的检查,定期的保养维修,确保工具的可靠性。
然后,需要认真遵守施工时的安全准则,定期考察作业人员对于安全准则的熟练程度,例如吊斗下面不能站人、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在深基坑旁边堆放的材料应如何处置等等。若是不赶巧施工时正好是雨季,需要注意基坑的排水措施。
最后,还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责任心,对作业流程的熟练程度,从根本上保证作业的质量。
三、小结
现在城市化的脚步加快,高楼渐起,对于建筑的安全稳定性的要求就更高,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有效保证基坑的稳定性,但是深基坑支护技术也要考虑对施工地点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保证安全与质量。本文只是简述了部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并就其实际应用中产生的问题做出讨论,希望对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金涛. 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3, 000(010):44-45.
[2] 林芙艳. 土木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研究[J]. 居舍, 2020(25):71-72.
[3] 陈华阳. 浅谈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000(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