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心脏扩大、心肌收缩泵血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心肌疾病,心力衰竭是患者发病后的典型临床体征,预后情况较差,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科学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为此我院对护理诊断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护理中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展开实验观察,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06月~2019年10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临床资料完整。②均自愿参加此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患有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心功能分级Ⅱ级21例,Ⅲ级43例,Ⅳ级26例,依据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63.29±3.87)岁,平均病程(2.73±0.41)年,对照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63.87±3.42)岁,平均病程(2.56±0.50)年,两组资料统计学比较结果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进行心内科常规护理[1],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诊断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首先依据护理诊断对患者已存在和潜在及疾病健康隐患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患者的体征、病情变化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饮食及计划、康复训练计划,向患者普及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复发的措施[2],鼓励患者在身体承受能力之内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并指导患者开展集中呼吸,改善患者心功能。密切监测患者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有效呼吸训练,痰液粘稠对患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稀释患者痰液,或通过扣背促进痰液的排出,也可安排患者进行机械排痰治疗,必要时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纠正患者缺氧症状,同时责任护士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利尿剂、强心、扩血管等药物,并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心脏各项指标、收缩压、舒张压、住院时间、再入院率及生活质量评分。
心脏观察指标主要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EVF)、左室舒张末内经(LVEDD)、心率(HR)及再入院率。应用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从患者的症状、身体活动及情感情况三个维度,21个项目进行评分,总分105分,得分75分以上为生活质量水平低等,50~74分为生活质量水平中等,50分以下为生活质量水平高等。
1.4数据处理
本研究中的所有数据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进行计算处理,统计学检验以95%为可信区间,存在差异性则显示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脏指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LEVF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LVEDD、HR及心胸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脏指标情况比较(±S )
2.2两组患者综合性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MLHF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综合性指标比较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比较严重的一种心肌疾病,病情迁延难愈,且患者死亡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及生命安全,治疗期间辅助应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护理诊断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观测患者病情及其自身特征及持续性生活因素,做出准确的诊断,根据患者存在的疾病特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3],最大限度避免治疗护理终末事件的发生,提高整体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病程,降低患者再住院率,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黄娟. 优质护理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4):64-66.
[2]赵艳玲, ZHAOYanling. 连续性护理干预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8):232-233.
[3]王晓利. 连续性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 5(30):133-133.
作者简介:
林超1988年1月18号,汉族,女,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台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本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