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分析
张博文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博文,. 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分析[J]. 中国土木工程,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99.
摘要:
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为了使建筑的质量能够得到满足,我们就必须要选择科学合理的选择混凝土结构加固方式,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给人们的正常居住提供安全的保障。基于此,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加固技术进行分析,介绍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关加固技术的施工方法,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混凝土建筑;加固
DOI:10.12721/ccn.2021.157099
基金资助:

引言

如今,我国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社会各界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也越来越重视,所以为了使建筑领域能够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我们就需要对土木工程中所应用的施工技术加强重视,提高建筑领域的施工质量。而在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裂缝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针对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加强研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原则

1.1等效替代原则

对于土木工程来说,最常用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为了使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保证,我们就必须遵循相应的加固原则。在进行施工时,如果结构出现配筋不足的问题,或者出现结构截面较小的情况,这样就会使得建筑物的结构无法满足相应的承载力要求,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因此我们应当根据等效替代的原则来进行加固。具体的措施,可以利用粘贴钢板或纤维材料,用这些材料来等效替代原来的配筋,可以使结构截面积增大,有效地代替原来混凝土结构构件,增强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

1.2正常使用原则

如果土木工程的混凝土结构已经出现裂缝问题或其他混凝土质量问题,我们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可以按照正常使用的原则,利用化学灌浆法等加固方式对其进行修补,确保土木工程建筑能够正常使用。

1.3力学受力原则

在进行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前后会存在结构的变化,因此受力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要综合性的分析,对于加固前后的受力状态进行计算,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混凝土浇注,这样能够更好地对其薄弱点进行加固,而且我们在对原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时,属于新材料和旧材料的结合,所以结合面的抗剪强度需要得到一定的控制,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力学方面的计算与分析。

2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方法

判断一个建筑物是否需要进行加固需要对其进行检测,一般的检测方法有:钻芯法、回弹法、超声法、拔出法及荷载检验法等检测方法。拔出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且检测精准度比较高,钻芯法是对建筑物直接进行抗压强度检测的方法,其结果非常精准,但是该方法容易对建筑物局部机构造成破坏。非破损检测法则是包括混凝土回弹法及超声回弹法两种,该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不高,一般都是采用综合法进行检测,也就是将几种方法两两结合进行运用,如钻芯——回弹方法、回弹超声——拔出方法、回弹——钻芯法等。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检测方法有两种即工程质量检测和结构性能检测。对工程实行哪种检测方法都有它既定的情况,如以下6中情况适合使用工程质量检测法进行混凝土结构检测:

(1)工程质量的试件及行管材料检验不足时;

(2)建筑物实体结构质量抽查不合格时;

(3)对建筑实体结构质量存在异议时;

(4)发生了工程安全事故时;

(5)同步制定的相关标准对工程进行第三方检测时;

(6)相关检查部门要求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时。

3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分析

3.1植筋技术

植筋技术即是在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基础之上,通过进行钢筋植入,来增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度。在具体实施时,需要先确定混凝土构件钢筋植入位置,然后进行钻孔,并將孔洞清理干净,接着在孔洞之中注入植筋胶,最后插入需要植入的钢筋,借助结构胶,将钢筋与混凝土构件黏结在一起,然后重新浇筑混凝土,从而促使新旧钢筋混凝土有效黏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植筋技术一般只需要在钢筋混凝土上进行钻孔,而不需要对钢筋混凝土开凿较大的孔洞,并且在强力化学植筋胶的黏结下,能够确保新植入钢筋与混凝土有效黏结在一起,因此该技术对原混凝土构件伤害最小,有效降低了混凝土加固工作量。

3.2混凝土裂缝压力注胶补强技术

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土工工程混凝土建筑后期保养维护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混凝土建筑会因长期受到日晒雨淋以及长时间荷载作用影响致使其表面出现裂缝、麻面等问题,若放任自流,裂缝会逐渐加深,最终对建筑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建筑渗漏开裂等问题发生,为建筑带来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采用混凝土裂缝压力注胶补强技术来对混凝土建筑进行补强加固。在具体实施上,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裂缝表层修补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较强粘结力的碳纤维布,通过将其粘在建筑物裂缝处,可有效起到加固效果,并且成本较低,施工也比较简单,但由于这种修补加固技术是从混凝土表面入手,属于治标不治本的加固方法,因此难以起到长久的加固效果。另一种是从混凝土裂缝内部入手的补强修补方法,通过在混凝土裂缝内部注入结构胶,在结构胶凝固后,可有效实现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并且这种加固方式是从混凝土内部入手,因此可以有效避免水分以及有害气体继续破坏建筑物混凝土构。并且结构胶与以往环氧树脂相比,混凝土结构胶体有着更加稳定的性能,稀稠度也能够保持一致,因此能够确保裂缝注胶更加均匀,有效提升了建筑混凝土裂缝补强加固效果。

3.3外粘型钢加固技术

外粘型钢加固技术顾名思义,即是在原混凝土结构上外包一层型钢的结构加固技术,从而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结构面的四角,通常会设置一些角钢,通过利用螺栓套箍,将这些型钢连接在一起,从而成功形成一个外包于混凝土构件的钢架构整体,并且在完成加固后,这种钢架构能够有效承担部分甚至完整的加诸于原混凝土构件的荷载,从而有效达到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目的,这种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原结构截面面的情况下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并且在外包型钢对原混凝土构件的约束下,有效提升了原混凝土构件的延性,并且实际加固施工周期较短,施工也比较简单,在土木工程梁柱混凝土构件加固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建筑是土木工程常见的建筑结构,做好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可有效改善整体混凝土建筑受力水平,提升混凝土建筑运行的稳定性,延长混凝土建筑使用寿命。因此需要明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原则,并结合混凝土建筑结加固实际,选择合理的加固技术,有效推动土木工程建设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俊磊.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的加固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6,14(5):25-25.

[2]翟吉野.试论土木工程中混凝土建筑加固技术探析[J].科技尚品,2016,(7):147-147.

[3]熊争气,胡军.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加固技术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7,16:42+171.

[4]李志国,王岚兰.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118-119+12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