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大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逐渐应用到了机械工程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如今,城市化进展不断深入,人们对于机械工程的各项要求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格。作为实现一体化技术创新性转化的根本保障,机电一体化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该技术的使用价值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因此,工作人员应当贯彻落实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理念,并充分发挥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一、提高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应用水平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安全性
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工程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这主要是由于在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时,该技术能够充分体现出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的优势,有效提高机械工程的遥感功能、定位功能等各项性能,尤其是监视功能水平的提高能够使工作人员针对机械工程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降低工作人员的负担,避免出现误工、返工等现象。除此之外,机电一体化还具有保护功能,这项功能能够维持机械工程在一个稳定而安全的状态,从而避免由于器械设备出现异常而导致严重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生产效益
高生产效益是工程机械生产工程追求的重点,而工程机械生产的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其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因此为了实现高生产效益,必须加强先进技术的使用。通过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生产环境的实际情况,以此制订生产方案,保证生产成本可控、安全稳定,并且在生产期间不会对生产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二、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应用
(一)工程机械设备生产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钢铁产业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国内支柱型的产业。钢铁产业也在逐步地开始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使用重点是电脑处理器,钢铁产业在运用机电一体化时,不但使用了电脑技术,还使用了仪器仪表、显示器、控制设备等方式,再根据实际运用现代化方式,生产制作钢铁产品,以此在钢铁产品出产之中达到工程机械的逐渐完善,从而推进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并且还可确保现实生产之中增大的设备使用寿命。这些年以来,作为我国支柱型产业经济体之一,钢铁产业在锻钢炼铁方面也有了极大的提升,如今在锻钢方式被大量运用在钢铁制造之中,这样的科技需要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工程机械才能完成。在现实的运用之中,要重点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智障的电气传动、小型处理装置、通讯技术,去完善工程机械的全面能力,保证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钢铁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柴油机项目优化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柴油机作为极为重要的工程机械之一,提升其应用水平及稳定性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污染问题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实现自动化操作,通过有效提升其时效性与稳定性,逐步实现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的共同提升。同时,其也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提升整体管理水平,为机械工程领域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机床改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现阶段,数控机床是机械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机械设备之一,因其具有较强的被加工性能,在各模具的生产制造中广泛应用。但对设备本身的精密度要求极高,操作中不可出现任何偏差。该技术在机床改造方面的运用中,需具有独立的传动器,并满足传动器、电动器的坐标轴的伺伏驱动,保障坐标轴的正常传输,通过运动关系和数据的传递,确保机床的协调控制。输入机械设备装置、机床运转等相关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控装置,进行数据转换、翻译逻辑处理,数控系统传递控制序号,唤醒机床驱动,实现连续运转,弥补了单一模式的不足,提升工作效率.数控机电一体化应用,可全方位改善内部、工作台之间的构造,加快加工速度,提升数控机床的精准度,为生产企业谋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可见,机械工程本身蕴含着更高的科技含量以及优质的产品价值,有助于推进机械技术、机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一)智能化
现如今,智能化的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捷,随着机电一体化与现代智能科学技术的不断融合,机电一体化已经逐渐走向了智能化发展道路。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作人员能够设置相应的机械控制程序,从而以低消耗、多功能的形式实现智能化的机械控制。而且,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帮助之下,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在遵循控制理论的前提之下,将生理学、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各加工环节的自动诊断,进而提高工作质量。
(二)微型化
与其他领域的器械设备相似,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器械设备也正在朝着微型化不断发展。在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与共同拼搏之下,现已实现通过纳米技术将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相关机械设备的体积进一步缩小,这对于机械工程的生产过程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器械设备走向微型化的前提是该器械的各项功能不会受到影响,从而保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三)绿色化
为了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与生态良好循环的实现,工作人员必须推动机电一体化走向绿色生态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自然生态对于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绿色生态性,积极地响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问题,还能够使人们对机械工程产生浓厚的满足感与认同,从而实现机械工程发展的良好循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与广泛探讨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并由此为社会的长期稳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熟悉优化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积极作用,掌握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的具体应用,同时推动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快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在保障机械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展开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进而满足人们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越来越多样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许红岩.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展望[J].南方农机,2020,51(14):141-142.
[2]冯立松.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0(24):182-183.
[3]黄小华.工程机械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南方农机,2020,52(04):165-166.
[4]祁明胜,张冬梅.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5):3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