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疾控档案管理水平提升,是新时期下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尤其重视疾控档案安全管理,构建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确保档案数据材料能够真正发挥出价值与作用。
1. 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概述
疾控档案指的是疾控中心在开展疾病防控等相关工作中形成的各种文件、数据、材料等,推进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档案开发利用效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利用。疾控中心工作特点也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的特征,而近年来各类传染病疫情的发生逐渐表现出跨区域、国际化的特点。因此,确保疾控档案资源的充分共享,能够为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有效保障。在这一背景下,应当大力推进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
2. 大数据为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带来的优势
2.1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要以大数据作为重要辅助技术,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推送服务,档案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更加多元化,档案信息获取模式从过去的被动检索也转变成主动精准推送,有效摆脱了过去档案信息利用效率不高的局限,打破了信息闭塞壁垒,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够真正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促进疾控档案信息的充分共享,提升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涉及到档案收集归档的标准化、开发利用的智能化以及存储管理的自动化,唯有依托于大数据技术才能够保证各个管理环节所收集到的档案信息能够真实全面,有效挖掘利用疾控档案的价值功能。与此同时,推进信息化管理也可以基于疾控档案数据库来实现高效率传输,不仅可以促进档案管理效率提升,也可以确保疾控档案发挥出实际价值。
2.2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疾控档案管理工作局限于纸质材料、图片以及视频录像等方式,采取人工收集整理归档的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但效率低下,在后续查询利用时也存在较大的困难,档案材料入库后无法真正发挥出自身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过去所采用的疾控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近年来疾控档案数量日益增多,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负担的任务更重,对档案材料进行保管时,很多资料文件开始老化并出现损坏的情况,严重影响后期的开发利用。大数据背景下,借助于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能够对传统档案材料实施数字化处理,利用信息技术不但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可以对疾控档案实施科学分类和安全保管,在后续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相关使用者直接利用智能设备即可实现对所需档案信息的检索查询,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疾控档案利用效率的提升,也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便捷开展带来了更多保障。
3. 大数据背景下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3.1构建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必须要基于更加统一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为依托,它不单单是评价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也是确保疾控档案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保障。在实际工作中,疾控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国家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提出的相关标准规范予以执行,同时还需要根据疾控中心各项工作业务的实际需求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进而保证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保证疾控档案资源的安全与稳定。具体来说,一方面要结合国家给出的制度规定,根据现阶段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进行更新与完善,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通过更加完善的制度予以规范,保障疾控档案资源的安全。另一方面需要从技术层面着手,不断优化更新档案管理体系。现代信息技术是推进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快制定档案资源信息化管理标准,对各部门在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存储等环节的工作也应当予以统一规范,严格按照相应标准予以落实,从而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证疾控档案在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安全。
3.2构建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体系
首先,要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疾控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属于核心要素,要确保疾控档案的安全,应当真正挖掘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可以定期组织进行档案安全知识讲座培训活动,根据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每季度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学习,构建常态化教育机制,促进档案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让其充分认识到档案安全对疾控中心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其次,每年定期组织安全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收集整理过去一年国内典型的档案资源泄露案例,展开深入分析,根据案例中的安全管理漏洞与问题展开自查自省。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对照分析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改进和完善,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地开展。最后,针对档案工作人员应当强化信息技术学习培训,在增强其安全管理意识的前提下,让他们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有效处理好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和技术类问题。
3.3构建档案信息化技术防控体系
一是运用信息加密技术实现对疾控档案的保护。信息加密能够有效保障档案资源的安全与完整,依靠加密文件把档案信息转化为密文,委派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密钥,提升重要档案材料的保密等级,不但能够实现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还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科学管理。二是依靠文件签名技术来保障疾控档案安全。通过手写签名、证书签名等多元化的技术方法来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安全性,可以对档案文件的合法性予以验证,避免他人恶意篡改档案材料。同时设置访问权限等级,避免无权限用户访问。三是发挥监控技术的安全保障功能,积极运用网络防火墙。疾控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能够依靠监控技术把内部网络和广域网进行分割,避免外网访问,同时依靠网络防火墙来确保疾控档案信息不会被任意盗取或篡改。疾控中心应当提高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立档案安全管理规范制度。四是应当对重要的档案资源进行本地备份,对档案数据库予以定期更新,当档案遗失或损坏时,能够第一时间恢复数据,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4.结语
疾控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不仅包括安全技术,更应包括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系统安全等诸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确保越来越复杂和庞大的档案信息系统安全,并且具有持续性。只有采用科学有效的模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价,才能真正掌握内部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状况,分析各种存在的威胁,以便针对高风险的威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提高整体安全水平,逐步建成坚固的电子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马家奇,赵自雄.中国疾病控制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展望【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