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现实要求已与传统城市规划理念格格不入。为此,应顺应时代趋势,及时转变城市建设规划思路和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技术与城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环境。将“智慧城市”思想与城市规划思想相结合,可有效提升城市综合规划水平,积极有效地转变规划方法和内容,推动城市规划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推动市民参与城市规划,进一步明晰城市规划的意义和作用,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推进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1智慧城市简要介绍
1.1基本概念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他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理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资源环境控制与保护、社会环境管理与保护、经济体系建设与管理等多方面的市政管理领域,将信息技术应用当中,建立物联、互联、云计算等体系,从而实现城市各个体系间的互联、处理和协调,使城市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出高效和谐的社会、经济、人文城市体系,使城市各系统更完善、更智能、更协调、更发达、更和谐。
1.2基本特征
智慧城市以数据为中心,以“数字孪生”和“云平台”为主要运行载体,其核心理念是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智慧城市将掀起数字化浪潮下的又一次科技革命,推动“数字孪生”和“云平台”全面融合,把物理系统和商业系统与社会系统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基础设施,让各行各业都“智慧”起来:包括智慧的能源,智慧的医疗,智慧的文化,智慧的金融、智慧的城管、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应急等诸多方面。这种智慧应用除了能创造大量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工作岗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快速发展,还将大大提升企业随需应变能力、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市民美好生活品质,从而更好的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应对城市化带来的管理、环保、安全、交通等城市问题,以及应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更是超大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高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超大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鲜明特征。
2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照明节能策划
2.1光源节能
城市道路建设中,合理选择照明灯具,将光源分配到不同方向,避免炫光,提高光照利用度,实现光源上的节能。①灯具使用效率高低,和反光罩的质量有关系,要想发挥出反光罩的作用,就要对光源进行精准配合。反光罩的制作材料,一般选用高纯铝板,优点是透光性好、反射效率高。②高压钠灯的光通量高,不仅运行稳定,而且使用寿命长,在道路照明中应用广泛。随着生产工艺进步,LED灯的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使用寿命延长,电能消耗降低,是光源节能的一个重要方向。
2.2线路节能
线路节能就是合理缩短供电距离,优化电力线路的设计方案,降低线路产生的电能损耗。①城市道路普遍较长,相应的供电线路也很长。导线的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相应的电能损失越小,因此电缆线选择截面积较大的。②不少城市进入零点后,用电量明显减小,特定时间内电压增高,不仅消耗电能,还会影响灯具使用寿命。对此,可以安装节能设备,根据电压变化调整照明亮度,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5G+智慧灯杆”
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在基站建设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有效缓解了传统基站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成本过高等问题,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人们对于建设集约化、景观化基站的共识要求。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政策下,融合5G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了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课题,其中“5G+智慧灯杆”的应用成为了建设新时期智慧城市最为可行的突破口。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智慧灯杆的普及度仍相对较低,虽然设置了许多试点,但是在规划方面的统一性不足,导致了实施效果不明显。换言之,智慧灯杆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功能仍然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5G+智慧灯杆”的建设实施仍然面临许多挑战。在标准化方面,即使出现各项标准并不断完善,但是尚未形成统一可行的标准体系,各自为政的建设实施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也缺乏对智慧灯杆的规范规划、设计、建设,未能充分发挥“5G+智慧灯杆”的重要作用。在数据运维管理方面,“5G+智慧灯杆”各项功能的发挥与不同的职能部门息息相关,而各个部门存在业务、数据、交流沟通上的壁垒,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难度也较大。在投资建设方面,“5G+智慧灯杆”的单杆建设需要花费较大成本,而想要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投资成本较为庞大,建设、运维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与规划的重要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首先,在标准化制定方面加强对顶层设计的合理规划,编制出台体系化的标准,对技术应用、功能规划等进行引导、促进。同时确保标准的较好开放性、创造性与前瞻性,需要深刻认识到标准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动态完善的,尤其是需要随着技术提升发展进行适当调整、完善。其次,在管理层方面需要加强对数据运维、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各个部门之间需要建立形成统一的管控、调度组织,采用总分结构实现对各方需求的有效协调。最后,在进行投资建设时需选择合理的建设模式,采用分区域、分阶段的模式进行实施,确保设计、资源和政策等方面有较好的开放性,充分发挥政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等多方力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提高群众参与度,使智慧灯杆效能得到最大化发挥。
结语
我国城市照明控制系统,经历了传统控制、远程控制,目前向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针对当前照明系统能耗较高的现状,文章从光源、线路等多个方面提出节能技术。在未来,对城市照明系统进行节能及智慧化管控升级改造,才能实现节能效果,加快节能型城市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樊志伟.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城市路灯照明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21,(1):91-92.
[2]臧锋,梁海,李南轩,等.城市照明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探析[J].照明工程学报,2021,32(6):148-154.
[3]刘颖.基于人-车-环境的公路隧道照明质量综合评价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20.
[4]臧锋,王鹏展.基于目标导向的城市照明大数据高效能管控路径探讨[J].照明工程学报,2021,32(1):131-139.
[5]李绍峰,姚伟,饶湘.基于智能照明与智慧城市构架的感知立体网络[J].低碳世界,2018,(4):208-209.
[6]方景,殷涛,王坦,等.“5G+智慧灯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探讨[J].照明工程学报,2019(4):6-9.
[7]焦奕硕,张雷.智慧灯杆在新型智慧城市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