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而言,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不仅老套、单一、刻板,而且未知、抽象,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并且也难以深化相关的物理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质量一直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效果。而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增加趣味的教学元素,使学生可以从其他角度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认识,感受物理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对物理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一、、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的参与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是通过自己讲述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自行记忆的方式学习物理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较生硬和死板,并且教学内容过于形式化,导致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就应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增加更加趣味化的元素,使物理知识可以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生活化现象,为学生进行展示。
二、做好充分的实验前准备
相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而言,其需要针对实验原理和实验规律来进行实际操作与演示,其最终的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也就是说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想确保实验环节的有效性,初中物理教师首先就需要加强课前的准备工作,在此期间,教师不仅要深入了解相关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道具、实验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同时更加重要的是,要在开展实验教学之前进行反复的实际联系,要最大化的降低实验教学的风险,以便于学生能够观看到完整且有效的实验过程,如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是出现了一丝失误或者最后的实验结果产生了偏差,那么将会对学生的认知与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会对教学中的内容产生质疑,因此,为了深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教师就需要经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演示成果。
三、开展提问教学,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当中,对物理知识的思考非常重要,只有思考才会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入认识,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解。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都会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体,快速讲述课本上的物理知识,学生被动的聆听,在学习过程当中,对物理知识的认识相对来说并不够全面和深刻,在课后作业过程当中就很容易反映
出问题。对此,教师需要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在教学当中根据自己讲述的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向学生进行提问,使学生可以在问题思考的过程当中,重新对自己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应用,并且还需要在学习新的知识时联系以前的旧知识,提高知识之间的连续性。例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结束以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压强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以及列举出几个在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很快就有学生举手说:“压强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以及受力面积有关,”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对彼此的回答进行补充,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在讲述生活当中常见的压强现象时,为了避免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不敢举手回答,教师可以采用随机回答的方法,让学生之间进行问题的传递。一个学生说:“我们用针可以很轻易的穿过物体,就是因为针头比较尖,受力面积小,导致压强很大。”然后这名学生可以立刻点出另外一个学生的名字,让这个学生讲述一个在生活当中常见的压强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问题的思考当中,对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检验。
四、明确实验目标与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所面对的学生群体,是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的中学生,那么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教师如果依然只关注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理论的灌输式讲解,那么显然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同时还会限制住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因此,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教师就需要充分发挥物理实验教学的魅力,要运用未知、神秘且具有探索性的物理实验,来调动出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此期间,值得教师注重的是要针对实验内容确立出实验目标与实验内容,要通过有效的实验来加强学生对于相关教学内容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实验教学的优势,从而达到更加高效的教学成果。
(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探究,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好,所以在学习过程当中可以较为快速的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和运用。而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极为困难,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会比较差,在物理学习过程当中,不愿意对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的探究,导致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很难得到保证。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就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当中,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进行探究,将自己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向其他组员进行反映,然后小组共同对问题进行解决。在小组学习过程当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较弱的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同时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在基础较弱学生的问题反映当中对自身所学的知识进行二次的复习,形成知识的有效循环。
总结:总而言之,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尽可能的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学生有力的帮助以及正确的引导,实现每一个学生在物理学习当中的有效提升,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管海军.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20(10):35+37.
[2]王绍荣.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J].当代家庭教育,2020(29):119-120.
[3]范润生.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1):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