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工程项目日益增多。电力工程是保障民生与生产生活的重要工程领域,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结合BIM技术的电力工程造价是保障工程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是一种新的造价管理模式以满足电力工程造价精益化管理的要求。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的应用多停留在点和碎片化的应用,虽已获得一些应用成果,但与电力工程建设的预期值有一定差距。BIM技术能够对工程领域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多渠道的数据采集与录入,将不同类型工作角色获取的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功能。BIM技术从计算机软件的角度进行分析,作为数据集成处理的核心手段,将有关工程项目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透视化,尤其对于工程造价管控环节,能够有效提升数据管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此外,BIM技术能够将参数化设计特征与工程实施过程相结合,建设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权限角色选择修改的数据内容,共同维护工程项目的变更过程。
2电力工程造价中出现的问题
2.1信息孤岛问题较为严重
在工程信息化改革过程中,信息孤岛现象是非常普遍的,由于工程项目的传统管理方式都是纸质材料,还未完成信息化改革的电力行业不能完全消除信息孤岛问题。在工程管理层面,不同部门涉及的信息数据类型不同,难以统一管理,在不同部门之间需要收集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时,会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不利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分散较为严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要求的工程数据都需要统一协调,严重影响电力工程项目的管控进度。并且信息孤岛问题不利于电力工程信息化平台建设与信息整合,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不能有效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效率。因此,信息孤岛问题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表现与信息化改革步伐严重不符,需要管理人员多加重视。
2.2工程数据更新不及时
传统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弊病之一是对工程数据更新的不及时,造成工程项目的造价过程对数据采集的难度加大,严重影响工程进展,无法保障相关档案文件数据管理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工程数据更新需要统筹各施工单位部门,沟通交流过程中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无法做到实时更新,会严重影响造价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在电力工程造价过程中,需要及时对人力成本、物料成本等数据项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最精准的数据细则。但是,由于工程数据更新的不及时,浪费大量时间在沟通协调过程中,会严重影响造假数据的更新速度。在电力工程造价过程中,工程数据信息如果出现不精确、不正确、不完整等情况,会严重影响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不能有效管理工程数据更新速率,也会严重影响统一标准化的电力工程管理平台建设。
3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
3.1信息模型的构建
BIM技术的基础是三维建模技术,即依据项目实际情况构建相关数据库,动态模拟工程项目实体,呈现工程实体的三维模型。该模型包含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相关信息,能够列出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项资源,可将工程项目所在不同阶段、各参与方的相关信息进行共享,并对项目信息进行系统化管理,可较好地解决项目造价数据割裂的问题。
3.2技术信息的管理
电力工程所需的数据应通过高精准的测量与计算获得,那么数据信息的采集与后续的处理环节较为关键,必须保证各类数据的准确与真实性。基于此,电力企业应在建设初期进行模型的构建并使之达到完美的状态,将具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极大程度地减少。在进行模型的构建时,①让专业的技术人员来完成操作,使之凭借实操经验将模型构建的效率进行切实有效的提升;②电力企业还应在“互联网+”思维下对BIM技术的整体走向和市场需求进行准确掌握,继而能带着长远眼光提高对BIM技术的重视程度,让该技术可在电力工程中做到灵活地运用。在实际操作中,电力工程涉及众多的项目,应借助BIM技术来分析每一个数据,将当中的特点进行极大程度的挖掘,给解决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和真实的数据,让解决方案极具可行性。
3.3确保电力施工安全
将BIM技术引入电力工程后,电力企业可依托计算机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模拟,掌握计划的工作量,将其与实际工作量对比,找到当中差异与问题所在,通过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在相应程度上保证了电力工程施工各环节的安全,让各操作可有序进行,将工程的质量做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3.4施工过程的计算
①墙体工程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关键,只有对该工程进行层层把关,对施工中所使用的各类材料进行极大程度的重视,才能保证造价极具合理性,让电力工程建设顺利并快速地完成。那么在造价确定后,对墙体工程的施工任务做好多角度的分析,让后续的施工更为精准。在进行墙体的构建环节,施工人员要选用与建设需求相契合的材料,以此来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让电力工程呈现出长效与安全性。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要借助BIM模型将实际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值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还应让技术人员完成价差的计算,一方面可以把控整体的成本,另一方面让施工的质量得到极大程度的保障。②在梁柱工程建设中,电力企业要基于梁柱的计算顺序,结合钢筋结构、混凝土结构等,依托BIM技术对工程量所使用的计算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完成梁柱工程所需的实际工程量计算,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计算中,电力设备的种类较多,那么对电力设备的工程量进行计算时要选用与之特点相符的计算方式,使计算结果极为可靠。③整个电力工程的造价计算是离不开工程的结算数据,换言之,工程的结算会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与科学性,电力企业应深化项目结算中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的结算带来极大的便利,更是保证结果可靠。
3.5BIM技术竣工结算
竣工结算阶段,考验每次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管理能力。很多施工单位在需求变更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将施工数据内容进行更新,但是,在竣工结算阶段,需要将全部工程施工数据进行上传。利用BIM系统平台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结果和实际工程成本之间的对比分析,将竣工结算阶段可能存在的争议进行数字化以及参数化模型分析,避免相关工程管理人员有余数据更新的不及时,造成较大的计算误差。此外,竣工结算还需要上传相关文件资料,在BIM系统平台中统一整理数字化文件资料、图表信息,能够有效保障竣工结算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为了让BIM技术可以与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相契合,电力企业要将该技术与施工各环节进行切实有效的结合,电力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改革体现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造价预算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充分结合BIM技术的参数化建模优势,将电力工程造价过程中存在的信息资源不同步、信息化改革不完整等相关技术问题完善解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BIM技术的项目管理平台必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建设工程计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9.
[2]杨利丹.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精益管理研究[J].建设监理,2014(7):40-42,47.
[3]刘宏志,屠庆波,高静仁,等.基于BIM技术的电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模式研究[J].陕西电力,2016,44(11):6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