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教育工作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展开与时俱进的教学工作,是值得有关教职员工应认真思考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并加强有关方法、方式的学习,进而促使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一、中职教育现状的分析
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中职教育阶段的管理方式就要发生变化,学校应通过学生学习需求入手,提高教学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结果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学习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式不新颖
中职教育阶段,由于部分地区依然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讲课,新课件及辅助教学设施设备利用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对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质量。
2.注重成绩轻视能力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教师采用教育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很难调动起学生的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基础教育应使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精神和感情世界的建立。但是实际教育过程中,学习多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能力。
3.学习成绩占据比例较重
中职教育是基础教育,要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注重成绩,如果在教学当中,老师只依据成绩对学生进行判断,会对学生的积极性挫伤,并会降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培养。
4.对学生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依据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受学校只重视成绩轻松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给老师的教学工作造成障碍,迫使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不断给学生学习压力,学生在长期的高压下学习,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学习排斥或焦虑感,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5.教学改革缓慢
新的教育改革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起到改变,在新的教育改革初期必然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影响,因此多数学校不愿意推行教育改革,害怕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在这种环境下,新教改的推行速度受到限制。
二、中职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素养提升措施
1.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素养
中职院校开展教育改革工作期间,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养,鼓励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空余时间组织教师到企业去,以达到丰富教师本身的经验的目的。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要打造一支合格的教师团队,充分考虑教师年龄、职称等相关因素,制定完善的“老带新”制度,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年轻教师,提升其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敬业精神,并建立健全青年教师下基层机制,以期能够有效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帮助其快速成长。除此之外,中职院校还要从校外聘任高素质的人才,有效弥补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创新现有的导师制度,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速度,增强其独立任教能力。另外,中职院校还要落实年度考核机制,要求年轻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增强其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
2.推动教师身心素养发展
作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师要重视教师身心素养培养工作,积极响应教育改革工作,以期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基于此,中职院校要还要根据教师团队建设要求,制定最佳的教师身心素养考察制度,定期考察教师,根据考察结果评估教师是否能够胜任专业教学工作要求。除此之外,教育行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要求高职院校要实时关注教师的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针对教师身心的实际状况制定最佳的制定培训方案,定期评估教师的心理素养,根据教育改革工作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教师身心评价体系,优化现有的评估机制,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以保证教师能够始终处于身心健康状态。另外,教师还要具有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身心素养,能够在第一时间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以期能够有效提高中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还要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进行日常教学工作期间,要客观评价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增强自我意识,正确引导自身的不良情绪,避免将其带入至教学工作中,保障教学工作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发挥校本研究活动作用
目前部分院校并未发挥校本教研活动的作用,体现为:(1)部分中职院校教师未能正确理解与认识校本教研工作,造成其缺乏主动参与校本教研的意识,直接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部分学校并未建立完善的考核与工作制度,这也是造成教师不重视其的主要原因;(2)部分学校虽然落实校本教研活动,但活动中存在一个问题,几乎所有的教师都保持一致的声音,很少或是几乎没有批判的声音,造成教研活动直接落于表面,难以达成预期目标。学生并未参与整个活动,造成教研活动未能与学生情况联系起来,出现教研结果不能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未达成教研初衷。针对上述问题,应该采取具体解决措施。想要提升中职教育校本教研活动的质量,解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做好相关制度建设工作,通过解决问题以建设制度,经过制度建设推动校本教研活动质量的提升。
4.提高中职教师教育素养
作为教师本身应当做到在教学之外,教师应当对自身的反思能力进行充分的锻炼。反思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进行审视和调整的过程。教师能够在反思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及时的发现,从而针对欠缺之处对自身的能力进行积极的改进和提升。以德国的学校为例,德国院校就会对教师提出反思要求,也就是教师需要在完成这对学生的专业课的教授外,还要对教育市场的当前情况进行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同时还有义务将就业目标和就业计划向学生进行输送。另外,作为教师还要具备强大的教学实践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是关键性要素,这一能力也是促进教师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要优势。作为应双师型中职教师,同时具备强大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较强的实践经验是基本条件。中职院校应当结合现状对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改革,使得双师型教师队伍得到更好的建设和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侧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利于学生的终身受益。但教师同样应认识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积极意义,以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变化,给予学生更好的教育教学工作,让学生易于接受有关知识,促使学生成为有关人才。
参考文献
[1]谢洪建.试析职业技能竞赛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9(19):2.
[2]吴娟.中职学校教师科研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3]苏志山.教师计算机素养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外交流,2019,026(04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