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周枫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枫,.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工厂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气工程,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2.
摘要:
我国当前工业自动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能够有效增加和提高工厂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并能提高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工厂的生产中要重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优化现代化生产的控制,降低出现故障的概念,并以技术保障稳定、高效地生产。但是在技术应用中要注意原则的落实和问题地解决,从工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出发,合理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保证技术应用的效果,也让生产活动能够高效开展。
关键词: 电气工程安装工程调试工作
DOI:10.12721/ccn.2021.157002
基金资助:

前言: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革新,当前的工厂生产中,已经实现了电气设备的普及,科技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为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技术基础,但是在此情况下的工厂之间竞争越来越大,要保证持续发展和竞争力就需要做生产技术的革新,重视自动化控制技术,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环境,保证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产中要重视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实际问题地解决,以此来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一、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针对电气系统和设备的工作状态做出分析,从而在固定程序下实现自动化控制的方法。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信息采集装置、中央控制平台、发动机、控制装置等组成,可以对工厂生产的过程进行监控。当出现故障和问题时既能进行预警,也能做初步的处理,减少损失,保证工长整体的运作。在生产中的技术应用有效监控了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对工作状态作出数据分析,也就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同时也利于工程生产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起到缩减生产成本的目的。自动化技术会让工厂生产有现代化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1]

二、工厂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原则

(一)适用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是基于不同工厂的生产工作有差异,自动化技术的选择也就呈现出不同,有效地应用要让技术与实际生产情况统一,切实符合工厂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第一,要考虑工厂的经济情况,最先进的技术并不一定适合当前的工厂生产需要,同时要保证技术应用能够有资金的投入[2]。第二,要考虑工厂的规模大小,发展规划,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作用最大化,提高生产的效率。科学合理的应用技术是实用性原则的核心思想,也是促使技术和工厂生产融合的方法,可以保障技术应用的效果。

(二)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是在应用中考量生产效率,对技术应用的评价以客观生产情况作分析,并在生产中做不断的优化,以此来保证应用效果,完善工厂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建设。实用性原则让技术的应用可以最大化符合生产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工厂的生产的收益。而在原则落实中,需要从设计和改进两个方面进行,设计中利用现有资源,改进中完善电气自动化系统,形成一个持续性完善的过程,推动工厂生产的持续发展。

三、工厂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问题

(一)应用系统功能不完善

在实际的工厂生产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存在系统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自动化控制没有显示报告,各项功能都独立存在,没有系统化的情况,其作用也就从管理和处理变成简单的观察。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上主要是技术陈旧,同一工厂中的自动化技术无法有效地整合,不仅降低了技术应用效果,也在形式上缺乏整体建设,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工厂生产脱节,同时也容易出现故障,从而影响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工人技术水平不高

虽然自动化技术依靠设备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但是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最终都需要落实到技术工人身上。可目前的生产中的技术应用状态并不理想,多数工厂的工人技术水平不高[3]。所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也就难以达成有效落实,对于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无法有效处理,直接影响了生产效率。工人技术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对于自动化技术不了解,无法做有效的操作;还有就是自身缺乏技能和专业知识,无法应对自动化技术下出现的问题,从而使技术的应用呈现理论化,降低了了实际效果。

(三)系统控制不够稳定

自动化技术是通过系统控制来达成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关系到应用的效果。但是在一些工厂,其电气设备长时间没有更新,其工作的形式多为半自动化的手动操作,或者对一些老旧设备进行的改造。这种情况下,自动化控制就不够稳定,对于程序的执行不够准确,而且容易发生故障,引发火灾等事故,为安全生产提高了隐患,也会降低生产效率。造成这种不稳定的情况还存在市场中电子元件质量差的原因,为自动化技术的实效应用增添了困难。

四、工厂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标准完善系统功能

针对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系统功能的问题,需要在工厂中制定技术应用标准,让自动化系统具备兼容性,能够进行对接。这样就能让自动化系统的生产、故障处理、实时监控等功能得到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效果[4]。标准化的制定也能让工厂生产中的技术应用建立更为快速地完成,减少因为差异性而无法做系统完善的情况。同时也便于以后的改造提升,提高检修的效率,实现生产自动化的系统建设。但是在完善系统功能的过程中要注意实用性原则的落实,从而保证技术的应用效果。

(二)加强培训引入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的匮乏是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对工人的要求较高。对于此,工厂需要加强现有工人的培训,使其认识自动化技术,掌握基本技能和操作能力;引入技术人才以此让技术应用得到优化,并推动工人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培训中可以制定技术考核机制,设置岗位工资,促使工人自主性的学习,并愿意做自主性的技术提升。在技术人才的引入上可以与职业学校联合办学,以此培养出工厂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基础。

(三)积极建设稳定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的稳定性是保证技术应用效果的核心,对于现阶段技术应用的这种情况,在应用策略上要积极建设稳定的电气系统。比如对工厂生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选择高质量电气零件,以此就能让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得到有效落实,保证实际效果。稳定的电气系统还有注意与自动化控制的结合,针对管线和控制装置做定期维护,保证设备的稳定性,以此来减少出现问题的概率,也让生产工作得到效率的保障。

(四)重视信息化的技术应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工厂生产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要重视信息化的发展,发展智能化,从而使自动控制更为便捷和精准,提高实际效果。信息化的技术应用要以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基础,并建立控制平台,让生产中的数据得到反馈,可以做即时性的处理,使技术和生产有深度的结合,全面发展现代化工厂,让企业有技术、效益的综合性发展。

结论:总而言之,市场化的发展让工厂的生产必须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发生,提升经济效益,保证持续发展。但是在应用中的问题让技术的应用不仅没有发挥出效果,反而应用生产工作,需要在应用策略上完善系统功能、重视人才培养、建设稳定系统,发展信息技术,从而让自动化技术成为工厂生产的助力,全面优化技术应用情况,保证生产的高效性、稳定性,从而在市场环境中取得优势,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计华强.工厂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4):164-165.

[2]曲冰,朱晋锐.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与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5):98-99.

[3]曹源,李妍,杨超.电气自动化控制在工厂的应用和发展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09):84.

[4]柳溪.工厂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生产工作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07):130-13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