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初中生的物理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双重改革,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开展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教学模式,给予教师针对性教学措施建议,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物理教学中,更加准确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最大程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1.初中物理精准教学课堂构建面临阻碍
1.1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在当前初中物理精准教学课堂构建过程中,大部分学校依旧采用的是班级授课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整个班级的学生接受同一种教学模式,受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速度不同,对于同一知识点,有些学生只需要三五分钟就能掌握,而有些学生则需要十几分钟才能理解。物理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多数情况下会根据班级平均水平展开授课,如此一来,学优生则会觉得教师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更愿意自己自学,而学后生则觉得学习难度太大,长时间跟不上进度便出现了厌学情绪,使得整个班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很多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1.2学生学情难以掌握
要想保证精准教学成效,前提是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所有学情,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都是根据学生课堂回答问题正确性、课后作业完成度来了解学生的学情,但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这种判断显然比较片面,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学生的学情,而且教师很容易受到主观影响,比如在面对学优生时教师大概率会认为他们已经掌握知识点,而面对学后生则会认为他们没有掌握,这样一来教师在选择应用何种精准策略时,很容易出现把握不准的情况。此外,教师虽然在课中对学生进行了提问,但是很多学生没有预习新知识,不能积极回答问题,或者是教师提问了学生没有预习到的内容,从而不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
1.3学生主体地位较低
在精准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精准教学课堂的高效构建。然而,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虽然采用了精准教学,但是依旧受到了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课中教学依旧是教师为主体,教师在教学时依旧是以教材为主,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此外,在中考压力下,教师为了赶进度,为初三总复习预留时间,不得不在课中教学加快速度,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也是变相的拖慢了教学进度,这样一来教师也无法展开个性化、多样化的精准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不能顺利构建框架知识,教师的精准教学无法达到理想目标。
2.初中物理精准教学课堂的构建及实践策略
2.1课前开展精准学情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课前预习一般是让学生对新内容进行阅读和了解,教师布置简单的预习任务,但是教师并不能获得学生预习情况的精准反馈。在大数据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诊断,精准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或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这样一来教师可以对每个学生学情进行精准了解,然后将整个班级的预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制定针对性教学方式并展开精准教学,将课前预习效果发挥至最佳。例如在“电能与电功率”预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电能、电功率两个概念,还需要对之前学习的光能、热能、机械能进行复习,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案例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分别预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预习测试精准备课,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2.2课中实施精准高效教学
相较于语文学科,物理学科课时较少,为了更好地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教师必须根据精准备课内容实施精准高效的课中教学。其一,在课前精准预习中,学生大约可以掌握60%的基础知识,那么在课中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大部分时间用在讲解剩余40%知识上,前者可以稍微提及,或者是通过解决例题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后者则需要教师在课中进行重点精准讲解。其二,教师在精准教学中还需要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而不是一味地运用板书或PPT教学,这样并不能构建高效化精准课堂,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疲惫感和审美疲劳,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电磁波与信息时代”课中教学时,提前收集电磁波发现史料,创设浓厚的研学氛围,然后针对电磁波的概念与传播展开精准教学,这样更有助于高效化物理课堂的构建。
2.3实现教师与学生精准互动
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技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进行精细化掌握,并形成相应的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实现精准教学,然而构建精准教学课堂还需要在授课时实现与学生的精准互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主动权,与传统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方式相比,精准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教师来解答或者师生一起解决。例如在“用电安全”学习中,学生可以说出一些常见的用电现象,比如洗澡时不拔热水器电源线、家里插电板两相插孔和三相插孔共用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对每个提出问题学生的精准互动和回答。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对每个学生的线上评测制作错题库,这样一来每个学都能拥有自己的错题档案,根据自己的个性需求查漏补缺。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形成的物理思维和素养将会影响到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所以初中物理教师有必要借助信息技术,开展精准课前预习和课后评测,在课中与学生精准互动,构建精准教学课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丛登乾. 信息化技术助力打造初中物理智慧课堂[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33):1.
[2]刘磊. 浅析初中物理精准教学课堂的构建及实践策略[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22):1.
[3]胡林峰. 初中物理精准教学课堂的构建及实践[J]. 试题与研究:高考版, 20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