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扬州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在集群培育、产业强链中积极发挥“稳企强链”技术支撑作用,识别食品检验检测弱项短板,精准提升检验检测服务重点产业链供给水平,推动检验检测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现对扬州市食品类检验检测机构技术支撑能力进行了摸底分析。
一、扬州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基本情况
目前,全市通过资质认定,具备食品类产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检验检测机构主要有8家,其中:4家机构同时具备食品相关产品检验检测能力,5家为事业单位,3家为民营企业,1家机构已暂停开展检验检测业务。8家检验检测机构共拥有从业人员359人,其中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245人,实验室面积共3.043万平方米,2023年共出具食品类检验检测报告39443份。8家机构共拥有仪器设备3387台,其中,主要食品检验检测仪器设备305台,包括: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质谱连用仪、定氮仪、酶标仪、微生物检测设备、荧光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二、扬州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能力
经初步统计,全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共获得食品检验检测产品/项目/参数资质5594项,其中食品项目1940项,食品参数3654项。主要检验检测食品包括:调味品、罐头食品、乳制品、果蔬产品、饮料酒类、肉蛋水产品、保健品、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糖果制品、糕点、食用油、油脂及制品和食品相关产品(食品接触用材料及制品)等34个类别;检验检测项目主要覆盖:理化指标(水分、总酸、PH值等)、营养物质(脂肪、维生素等)、食品卫生(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等)、食品感官(要求、特征、指标)等。
扬州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检验能力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检验检测机构食品检验能力基本能满足食品质量安全常规项目检测的需求,但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服务新型食品产业检验检测能力不够、机构发展动力与活力不足等问题。
(一)从业人员结构层次不合理。全市8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拥有检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245人,平均每个县(市、区)不足28人,其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40人,平均每个县(市、区)不足5人,初级技术职称以下人员占总数的66.85%,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总数的6.69%。全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存在专业技术人员学历、职称比例不平衡,非专业人员占据一定比例,用人制度不灵活,食品检验检测高层次专业人才缺乏,收入分配制度僵化等问题。
(二)服务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能力不够。部分机构食品检验技术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要求,具备检验资质的食品主要集中在调味品、饮料酒类、肉蛋水产品、罐头、冷冻饮品、食品相关产品等传统食品产业,检验检测参数也主要集中在食品理化指标、食品卫生(农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食品感官(要求、特征、指标)等项目,对新型食品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有所欠缺等。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链条短,未形成“产学研检”一体化服务,只专注于检验检测主业,满足于企业基本需求,高端个性化服务能力欠缺。
(三)机构发展动力与活力不足。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源配置不合理,购置的检验检测设备雷同,重复投入设备设备利用率低 ,一方面常规检测项目过剩,另一方面一些检测仪器长期闲置。目前全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仍然以公益类事业单位为主,检验检测机构自我发展的动力与活力不足,在使用资金、开展项目、引进人才等方面存在明显限制,而且存在经费、人员、设备等不足的问题,机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
四、针对扬州市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取长补短,做好“补链”。在全面梳理识别新型食品产业链检验检测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市内不具备检验能力的项目参数,指导各地、各园区针对性加大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招引力度,引导和支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增资扩股、人才引进、设备更新、资质认定扩项等方式,补齐检验能力短板、强化检验能力弱项,解决“检不了”、“检不出”的问题。引导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与企业内部实验室、外地检测机构等建立检验检测服务联盟,协同开展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化检测服务,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
(二)精益求精,做好“强链”。精准提升现有检验检测能力。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鼓励食品检验机构引进相关领域高端人才,培养领军人物和技术权威,实施人才兴检、科技强检。通过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争上岗,让领军人才真正挂帅出征,让骨干人才真正挑起大梁,营造选人用人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改变检验检测机构在某些项目上检验设备比生产企业实验室还要落后的状况,打造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的检验检测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平台,保证“检得好”、“检得准”。
(三)拓深扩展,做好“延链”。加快推动即食食品、速冻食品、益寿食品、低盐食品等新型食品研发、生产及检验检测一体化发展。开展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检测服务,精准服务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助力产业优化升级。引导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流程再造、生产工艺改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质量问题分析、人员培训等增值性服务延伸,最终达到为产业链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等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实现“产学研检”科技创新一体化,推动检验检测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参考文献
[1]黄俊华、赵建利、卞德勇. 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能力 助力扬州产业科创名城建设[J]江苏市场监管研究2024,No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