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分泌物检验对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分析与评估
吴月仙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吴月仙 ,. 阴道分泌物检验对阴道炎的诊断价值分析与评估[J]. 诊断医学,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摘要:
目的:分析和评估阴道分泌物标本五联检验对阴道炎病原体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门诊接受白带常规检查的女性为实验对象,纳入214人。每人分别取两份阴道分泌样本,相应做常规镜检、阴道炎五联检。对比阴道炎病原体检测情况。结果:五联检验测定乳酸杆菌与加特纳菌的阳性率、细菌性阴道炎与混合感染阳性率要比常规镜检法高(P<0.05),但整体对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五联检验能提高临床对阴道炎的检出率,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 阴道分泌物;阴道炎;五联检验
DOI:10.12721/ccn.2021.157088
基金资助:

阴道炎为女性常见病,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主要有细菌性、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这几种。结合症状表现能早期做出疾病诊断,但却有一定的治疗难题,主要原因集中在临床类型分辨上。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滥用抗生素会破坏阴道微生态菌群平衡性,但不用抑菌药又无法获得良好效果,若是又合并念珠菌、滴虫感染,则治疗起来要更复杂。所以,怎样辨明阴道炎病原体,可谓是临床治疗的关键[1]。常规镜检法一般是用于观察形态学,在寻找阴道炎病原体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观察念珠菌、滴虫的效果尚可,但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漏检率较高。因此我科室提出采用阴道炎五联检做分泌物样本检查,旨在提高细菌性阴道炎的检出率。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以2018年8月~2019年8月来我院门诊接受白带常规检查的女性为实验对象,纳入214人。纳入标准:皆因阴道分泌物增多、瘙痒、异味等临床表现就诊;排除标准:检查前使用有关药物治疗、合并有阴道肿瘤或其它炎症者。实验对象年龄段从25岁~56岁,平均年龄41.2±3.3岁,其中已婚142例、未婚72例,病程时间平均是1.3±0.4个月。

1.2方法

1.2.1样本采集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于阴道后穹隆处,经棉拭子轻柔、反复的捻转10~20s,每名对象取两份阴道分泌物样本,放到无菌套管当中,用以检测备用。注意切忌混入血液。

1.2.2检测方法

1.2.2.1常规镜检

在无菌套管当中加入1ml的生理盐水,通过挤压使其混合均匀,用棉拭子把经过稀释的阴道分泌物样本均匀涂在载玻片上,通过显微镜,对有关指标进行观察。

1.2.2.2五联检验

经阴道炎五联检试剂盒做检测,把采集样本的棉拭子放到40ul配套稀释液当中,通过挤压、摇晃等方法,保证阴道分泌物回流均匀,再滴入到试剂盒的5个反应孔里。在第2孔先滴入唾液酸苷酶与显色剂各1滴,于37℃的温度下静置15分钟,再在第5孔滴入乙酰氨基葡萄糖肝酶和终止液各1滴,终止反应,最后再结合各孔的反应颜色,做阴道分泌物样本的pH、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酶、唾液酸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普氨酸氨基肽酶检测,其中,若观察到唾液酸苷酶呈阳性,即为有加特纳菌,也就是细菌性阴道炎[2]

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种检验方法所得阴道炎病原体相关指标值:乳酸杆菌、白细胞、细菌性阴道炎、念珠菌、滴虫和pH值等。

1.4统计学评价

将数据导入SPSS19.0软件,对各种变量中的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检验,用图片1.png±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阴道炎病原体有关指标的结果

五联检验法检出乳酸杆菌159例(74.3%)、白细胞170例(79.4%)、加特纳菌128例(59.8%)、念珠菌89例(41.6%)、滴虫62例(29.0%),pH值小于4.6 127例(59.3%)、pH值>4.8 87例(40.7%)。

常规镜检法检出乳酸杆菌121例(56.5%)、白细胞162例(75.7%)、加特纳菌83例(38.8%)、念珠菌73例(34.1%)、滴虫52例(24.3%),pH值小于4.6 122例(57.0%)、pH值>4.8 92例(43.0%)。

经统计学检验,五联检验测定乳酸杆菌(X2=14.914)与加特纳菌(X2=18.929)的阳性率要比常规镜检法高(P<0.05);在白细胞、念珠菌、滴虫和pH值上差异性并不大(P>0.05)。

2.1比较两种方法对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

五联检验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炎135例、检出率63.1%,检出混合感染65例、检出率30.4%,检测总阳性率65.9%(141/214)。

常规镜检法检出细菌性阴道炎92例、检出率43.0%,检出混合感染44例、检出率20.6%,检测总阳性率59.8%(128/214)。

经统计学检验,五联检验对细菌性阴道炎(X2=17.344)与混合感染(X2=5.428)的检测阳性率要比常规镜检法高(P<0.05);但整体对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性不大(X2=1.691,P>0.05)。

3讨论

阴道炎作为妇科多发病、常见病,通常指的是发生于外阴道部位的炎症,有瘙痒、异味、异常流液等临床表现,或伴随疼痛感。正常情况下,阴道分泌物的颜色是乳白色,性状粘稠,稍有腥味,乳酸杆菌是存在于其中的主要菌群,起到把糖原分解、产生乳酸的作用,继而将阴道pH值管控在正常范围内:3.8~4.5,在这样的状态下可强效抑制其它细菌生长,起到防护作用。

而一旦阴道的防御功能减弱、微生态环境不再平衡,病原体便会趁此机会侵入、诱发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临床主要的发生类型,其次就是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

常规镜检法连同革兰氏染色是临床常用的阴道炎检测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是结果却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细菌性阴道炎,虽然观察白细胞容易,但却无法作为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唯一依据,线索细胞才是重点,但普通光镜对线索细胞的辨认有一定困难;同时染色时,若发生干燥不充足、反复冲洗的问题,又会导致线索细胞丢失,所以会有漏检存在。

阴道炎五联检验法通过测定过氧化氢酶便可判断乳酸杆菌的情况,用时少、操作简单,同时结果准确度高。观察白细胞则是通过测定白细胞酯酶,并不会受到白细胞破裂的影响,敏感性高。判断是否有细菌性阴道炎仅需测定唾液酸苷酶即可,因其主要为加特纳菌与有关厌氧菌分泌产生,而后者正是细菌性阴道炎的主要致病菌[3]。总的来说,阴道炎五联不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而且化学反应较稳定,本文数据也予以了验证。

由此可知:阴道分泌物五联检验能提高临床对阴道炎的检出率,诊断价值高。

参考文献

[1]张海平,李永臣.阴道分泌物病原菌检验对阴道炎的诊断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7):134-135.

[2]周晶.867例阴道分泌物检验对诊断阴道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1):118-119.

[3]陈桥.探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对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检验的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4):2-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