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险行业的大数据运用
张桂静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桂静,. 财产保险行业的大数据运用[J]. 数据与科学,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025.
摘要: 数据来源、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是当前我国财产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着重探讨了在我国财产保险业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潜在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财产保险;数据运用;应对建议
DOI:10.12721/ccn.2023.157025
基金资助:

在大数据驱动下,行业创新,创造新业务的同时,我国财产保险业对大数据的风险意识还很薄弱,需要加强对其的关注。如果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不当的风险评价与监控,将会对公司的信誉产生不利的影响,并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害。近几年,很多电商公司都因为疑似使用了大数据而导致了大量的用户抱怨和指责。

基于我国的大数据技术与保险行业的融合发展,在财产保险行业,汽车险中的智能化定损与理赔是目前我国财产保险行业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随着大数据逐步普及,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运用,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保险业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且还会受到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影响,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数据来源方面

1.1风险描述

资料的“孤岛”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没有足够的资料支撑,就算计算能力再怎么强,也不可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就现有的资料而言,我国的财产保险业资料十分匮乏,不论是从数量上,或是从品质上来说,都远远不够,根本满足不了大量使用的需求。长期以来,由于数据的垄断所造成的数据壁垒,使得财产保险业在运用大数据方面存在着先天的障碍,使得财产保险业在营销和服务方面都难以获得高品质的数据;这势必会对财产保险业中的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产生一定的不利作用。而如果缺乏足够的资料支撑,则会导致精确的市场推广。资料一直都是公司的重要财产,哪怕是那些大的公司,也不会对外公布。同时还出现了数据质量不高和数据完整性不足等问题。由此,由于数据存在的不足,使得大数据技术在财产保险业中的运用受到很大的冲击[1]

1.2应对措施

由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获得数据时要做到“内外兼修”。必须对内部资料进行有效的支持,而外在资料的安全也是不可忽略的。由于外部资料高度分散、难以获取,所以,如何将内外资料进行高效的集成,并建立优质的资料,成为各大财产保险公司必须重视和强化的问题。在战略层面上,要建立起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的信息资源收集的策略,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2]

二、用户隐私方面

2.1风险描述

在数据收集、整理和利用过程中,财产保险公司要承担起保障使用者个人信息的义务。但是,由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在进一步深化,新技术与个人隐私权的需求日益加剧。由于信息的获得方式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低、利益越来越大,信息安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信息链条。举例来说,亚马逊就曾在新闻媒介上公开了它制造的名为“Echo”的智能扬声器。亚马逊公司声称此举仅仅是在提高其智能扬声器的声音辨识和理解力,以此提高使用者的使用经验,殊不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用户的对话进行录音。英国 BBC报道,IBM没有经过使用者的许可,就从 Flickr上收集了大约一百万张相片资料,用以进行脸部辨识,海量的图像资料使得它可以更准确地辨识特定使用者[3]。美国脸书还因为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而被处以五十亿美金的罚金。在当前的金融技术环境下,利用大数据技术所带来的客户隐私权和金融监督等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2应对措施

如果不能对使用者的隐私进行有效的保密措施,那么使用者很有可能会因此而放弃公开自己的私人资料。所以,对于强制获取用户非法数据的监管,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监管制度[4]。此外,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避免使用者的个人资料被泄漏,最终的结果就是要把顾客的收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我们的数据采集和利用,才能保证数据的可持续发展。保障使用者的个人资料,防止使用者的个人资料被盗用,这是财产保险业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

三、信息安全方面

3.1风险描述

目前我国的网络信息系统中,存在着缺乏有效的防护手段和预防手段。目前,科技在财产保险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技术与财产保险业的深度结合也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同时,由于客户在不同的商业环境和商业活动中所生成的大量的数据也有可能被盗用、篡改,因此,要加强对客户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的关注。由于缺乏对客户的信息安全的监管,会导致客户的隐私和重要的信息被泄露,严重地制约了大数据在财产保险业中的运用和发展。即使是大数据技术,也会被不法之徒所利用,使得虚假伪造、涉黄涉恐、违规言论等不良信息的扩散更为有目的性和隐蔽性,在加大其消极效应的前提下,将被发现的几率大大减少。

3.2应对措施

加强信息安全的保障,在经营活动中应注重信息的安全性,构建网络的安全屏障,保障使用者的个人资料和资料的安全性,避免被窃听或故意修改。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安全准入和身份认证、加强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加强信息安全稽核与监督等方面的综合防范。

四、政策监管方面

4.1风险描述

目前我国的政策法规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机制。目前,我国财产保险业对大数据的运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与新兴的科技发展和运用相比,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法规明显落后,在法律层面上还出现了一些缺陷,这其实是阻碍了大数据技术在财产保险业中的推广和发展。在技术赋予的情况下,财产保险业的“无法可依”将会给新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和长期发展产生巨大的不确定因素。

4.2应对措施

国外有关部门纷纷出台了一套促进创新发展的措施,包括简化市场准入、制定相关标准和程序,以及对消费者权利尤其是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进行保障[5]。一些国家和区域还推出了“创新窗口”,为金融管理提供了支撑和引导,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借鉴和推广。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加快完善我国的保险技术监管制度,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网络银行等部门要协调制订有关监管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模式,明确监管的原则、目标和内容。要做到既要促进创新,又要兼顾市场的稳定性,既要保证模式的改革,又要防止制度的死角,最后才能建立起一种均衡的制度。

五、结束语

在财产保险业中,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普及与运用,其相应的风险也会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系统的研究与技术储备,成为财产保险业急需研究和研究的课题。可以预料,在未来的财产保险业中,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除了涉及个人的个人信息保护、信息安全风险等基础问题外,还涉及技术伦理、道德情感、市场竞争关系等诸多因素。

参考文献:

[1]苏玉坤.浅谈财险保险行业基于用户行为大数据的应用方向[J].财讯,2017

[2]刘士恒,许静.大数据在保险业中的应用——以众安财产保险公司为例[J].辽宁经济,2015:86-87.

[3]蔡小玲;.大数据在保险行业财务管理中应用[J].,2018:162-163.

[4]王玮.大数据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金融电脑,2015:50-53.

[5]龙华平.大数据对保险行业的作用分析[J].会计师,2018:22-23.

作者简介:张桂静,籍贯山东济宁,学历本科,单位:辽宁保险协会。职位:会员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