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实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电网变电运维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让电网运维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直接降低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为了保障电网的稳定正常运行,应该不断分析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检修处理措施,进而降低风险因素对电网系统的影响程度。
1.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的内涵
所谓的电网变电运维风险指的是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维护和保养。现如今,在电网变电运维工作中分为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对无人值班或是值班人数较少的电力系统运行进行管理。另一个方面则是检修人员对电网系统和基站进行巡检。其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电网检修为主,将日常电网的运行和变电检修进行有机结合,在促进电力企业工作效率提升时,能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2.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类型
根据以往的运维管理经验总结,运维风险主要如下 :
2.1自然因素方面
电网系统中绝大多数的设备都是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而自然环境将会增加电网系统的运行风险。首先,外界温度较低时会对线路造成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在北方低温环境下,电网中的充油导线机会产生紧缩现象,导致油面过低,直接降低导线的整体性能;而当夏季温度过高时,我国南方区域温度都在平均36oC左右,或导致油面过高,充油导线过松,也会影响导线的实际功能。最为主要的一点,恶劣的自然环境,如风雨雪天气,也会增加变电运维技术检修难度,提升了运维技术人员的检修风险,难以对电力设备进行安全检修工作。由此可见,自然因素对电网变电运维存在着较高的风险问题
2.2人为因素方面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技术人员不合理的操作方法,也是产生风险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很多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仅仅凭着自身的经验,去简化电网操作流程,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风险。比如,直流回路作为技术人员经常操作的方式,具有很高的风险性,如果在操作中操作失误,将会导致整个变电站瘫痪,自动装置保护动作失效。同时,大部分技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操作,进而造成安全风险的发生,要想提升变电运维的稳定性,就应该严格要求每个技术操作人员根据操作流程实施运维工作,全面把握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增强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降低人为因素对电网运行风险。
2.3变压器方面
在电网变电运维运行过程中,变压器的操作使用是其中关键的一项,它的每一个操作流程都关乎着电网变电的运行,一旦操作发生问题或者失误,将会造成整个电网发生故障,甚至进人瘫痪状态。如:在对空载变压器实施切合操作时,如果对电压值评估不足,将会产生电压过剩的问题,对变压器绝缘结构造成损害,最终在后期的运行或使用过程中导致变压器超负荷工作。此外,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空载电压对变压器的影响,将会导致变压器输出电压产生误差,直接降低电网运维的稳定性。
2.4直流回路操作不当
运维工作的开展,涉及直流回路操作,若产生操作不当的情况,则会产生运维风险。比如,未严格按照回路操作流程作业,使得设备产生故障,引发运行风险。
3.提高电网变电运维技术检修的有效措施
3.1 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预控管理
为了提高电网变电运维的技术检修质量,首要措施便是提升对风险的防范意识。单位需要在电网调控的过程中,对以往出现过、可能出现、即将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强化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对各类型的安全风险提出预测与分析,并在这一基础上对电网的结构进行全面性分析、掌握,及时明确电网在工作当中存在的脆弱部位,从而针对性完成安全风险防范工作风险识别应当是管理循环中的第一步,其主要作用对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对某个项目或某个具体位置的安全风险进行总结,并在这一基础上对风险进行预测,将风险进行归类。风险的识别方式非常多,最常见的就是情景分析、德尔菲法等;风险评估的评估方式也并不单一,可以根据评估方式、评估深度将风险评估的方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性的风险评估,其主要是借助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对风险进行分析,另一种则是定性评估方式,其主要是对风险可能发生的危害进行准确计算,从而分析危害的范围、危害的类型、危害的敏感性等等;风险应对是针对风险评估结果设计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针对风险可能形成的危害、风险形成的必要因素等,采用针对性措施,将风险的发生率、损失率控制到最小;风险监控主要是要求电网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采用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及时分析监督控制措施的实效性,不断优化、调整,从而确保风险能够随时随地被控制。在一个循环完成之后,便需要再次回到风险识别中,从而确保电网变电运维的风险被及时发现、及时分析、及时处理。
3.2 优化技术支撑体系
近些年,伴随着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各个行业当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电网变电运维工作当中,技术支撑体系是确保电网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措施与技术,其是提升电网系统稳定性、提升风险抵抗能力的有效措施,所以在电网变电运维当中,必须采用针对性措施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一方面,需要不断引进和研发全新的控制技术,从而逐渐提高体系本身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需要不断优化管理经验,按照自身实际的运维情况,优化管理效果与管理方式,将管理经验与技术相结合,从而促使技术支撑体系不断优化和完善,从而强化电网变电运维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时性。
3.3 提高设备的检修
在电网变电运维当中,定时或不定时的对电网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检修是发现电网故障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发现故障之后,及时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从而确保电网不会因为设备故障而导致整条线路瘫痪。例如,电网当中的微机、晶体管每半年就需要实行一次全面性检查,当中的晶体管检修主要是针对电源的电位、逻辑工作点等进行检查,在发现问题之后,必须寻找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优化改善,对微机的检修与保护过程需要通过报告的方式打印出来,对报告进行全面性的研究与分析,从而发现其他微机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从而更好的运维整个电网。
3.4电网变电运维中线路跳闸的检修操作
在电网变电运维中,检修人员还要注重线路跳闸检修操作技术的运用。一般来说,在电网变电运维中,线路跳闸的情况比较常见,但是造成线路跳闸的原因非常多,因此,检修人员要先弄清楚跳闸的原因,然后再进行相关的检修操作。如果是人员操作方面的原因,只要对电闸进行复位即可。如果是线路问题,则需要对线路进行细致的检测,找寻出现问题的地点,然后进行线路修复。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网变电运维风险的防范以及检修工作的高质量落实,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完善和优化措施。实践中,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巡视工作效率,规范检修行为,督促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作业,保障运维的安全性,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而促使电网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汤婷婷.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5):88.
[2] 张亚廷,刘博.基于电网变电运维风险与技术检修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