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安全监督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安全监督主要采取过程管理, 这种监督方式效果较好,但存在下列不足。
(1)无法掌握开工前的安全措施是否全面落实。例如大型作业现场前期施工三措编制是否到位、抢修现场开工前安全措施是否真正做到位。
(2)无法掌握工前培训是否开展。涉电作业、近电作业安全风险较高,开工前培训,向工作班成员交代工作内
容、危险点、安全预控措施、安全防范措施等都是非常必要的,但传统监督手段无法实现。
(3)现场全程监督难以实现。一方面应急抢修作业随时发生,另一方面安监人员数量有限,目前每天作业现场点多面广,根本无法实现面面俱到。
(4)难以从根本提高基层班组人员安全意识。传统监督手段下,基层作业人员是被查人员,是被动接受安全管理,往往从思想上抵触安全监督,逃避安全监督,主动安全意识较低。
2.如何应用大数据提升安全监督质效
2.1充分发挥安全信息大数据潜能,确保安全监督提质增效
安全大数据按类别分种类繁多,我们要正确使用安全大数据,以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效果:
(1)安全简报、事故通报、事故原因分析,有利于各单位之间的安全信息共享,对有用的东西互相学习借鉴,从中吸取深刻的经验教训,克服失误、少犯错误,可以避免在相同情况下发生重复事故;
(2)违章记录、事故责任记录、整改情况记录可以作为事故查处处罚或重罚的依据,既有说服力又教育当事人和应受教育者;
(3)设备健康记录、缺陷记录、维护保养记录、运行数据记录、规程考试记录、技术等级和人的精神状态记录,在进行任何工作考虑安全因素时可以及时调整工作方法和重心,修编操作规程,改变操作方法,根据工作轻重安排合理单位和人选,避免事故的发生;
(4)事故案例、安全招贴画、安全宣传多媒体是开展安全教育培训的活体教材,印象深刻,学习效率高,可以做到终身不忘,安全教育培训效果显著,取到警世后人的作用;
(5)安全资质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安全素质、安全奖惩和考核记录可以作为选拔施工队伍或承担重要工程的参考依据;
(6)临时的安全信息,例如举报、大型活动,可以及时准确地进行突击督查,及时发现危险点、监督安全措施落实,纠正违章、防范事故和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7)汇总危险源可以对其实施监控,根据风险评估,对重大危险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于隔离和消除,防止事故发生。
除需要保密的安全信息外,安全信息要做到信息共享实行网络化管理、层层有人管,定期查看和上报、深入分析,找出规律和重点,监控手段和防范措施及时跟上,做到检查到位、落实到人。用科学预防和监控的管理手段,达到全面安全的目的。
2.2认真收集安全信息大数据,确保安全监督提质增效
在现场督查过程中,根据现场所做的安全记录及时录入安全档案汇总,作为长期安全资料查阅、分析、适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和处理解决问题的重要依据,重大的还要记入快速安全信息反馈平台,为重要部门和领导作为工作决策的参考依据。
2.3重视和用活安全信息档案大数据,确保安全监督提质增效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的需要,电网建设在不断的增大,设备技术更新改造在大规模展开,施工现场不断增加和新问题的出现,除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主人公责任感外,需要安全督查的点越来越多。光靠现场督查队伍点点盯到是不可能的,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每次现场的督查为单个事件,没有与其他的督查进行一个系统整体的联系并进行分析,造成各地督查人员重复工作。由于督查工作没有进行一个详细科学的记录,导致众安全多数据流失,不利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安全数据归类,建立安全信息档案的大数据库非常必要。利用获取安全信息档案大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分析、找出规律、突出重点、实行集中整治和帮助服务,对于安全管理可以局部做到远方监控、预测和指挥,实现对督查点的全面到位,既提高了生产力,又减轻督查力量不足的矛盾,用科技兴安的安全管理方法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的效益和安全文化不断提高,企业兴旺发达领导高兴,大家得利,安监工作也摆脱了难做的境地。企业和安监部门一但摆脱了事故纠缠和困扰之后,则有精力注重企业的发展和安全服务工作,使各项工作走向了良性循环。
3.应用大数据提升安全监督质效效果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数据都能够被记录下来,就可以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增加现代化的资料获取来源,为管理人员提供更多可供后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参考的信息,同时能够提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从而推动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发展。
其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及时提升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过程中的敏感性,从而使得管理部门能够及时的发现管辖企业或团队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并予以预警,最大程度上降低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规避可能会发生的事故或造成的损失,以此推动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
4.电力安全监督管理系统的建立——大数据提升安全监督质效案例
4.1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是一套面向安监专业的综合管控系统。通过业务整合、信息集成和模型分析,实现对安监管理业务的全面覆盖(包括规章制度下载、安全组织机构、安全工作计划、安全工作检查、安全性评价、故障管理、安全工器具、安规考试等)。
在系统功能规划上实现安全生产事前监督管理体系(含:安全组织、安全教育、风险评估等)、安全生产事中管理体系(含:安全生产、安全检查、例行工作、工程项目等)、安全生产事后管理体系(含:事故应急、危急缺陷等)的全过程管理。同时,充分考虑企业安全评价(安全报表、考核奖惩等)。
4.2覆盖安全监督全业务管理体系
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是一个独立系统,不是某个系统的子模块,也不是基于数据中心的综合展现平台。系统的功能是以安监部门的安全管理业务和职能实现为目标的。
在电网生产管理全过程中,管理安全和生产管理密不可分,因此安监部门的很多业务与生产部门存在交叉。在SG186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八大业务应用之一,系统功能的规划被划分为“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应急管理”3个子系统,而对于“安全管理”与“生产管理”的交叉业务,为避免业务功能重复设计,则较多都融合在生产管理系统。
4.3系统集成实现信息共享与数据整合
安全生产全过程监督管理系统是一个为安监部门服务的系统,具有独立的业务数据管理,但其数据来源不仅仅是各级安全人员录入的信息。
对于安监部门业务数据可以通过一体化企业集成平台,集成生产管理信息、调度管理信息、配电管理信息等,实现对工作票、操作票、调度令、停电申请、生产计划、故障记录、保护动作情况、运行方式、站内接线图等业务信息的查询、统计及分析,真正满足安监部门对于设备运行、检修等不同业务场景的监督与管理需求。同时,信息集成的模式更利于各业务系统在发挥各自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中的数据共享和有效整合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晓宇.大数据时代下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探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01):249-250.
[2]朱宁宁,周贤君.浅谈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现代商业,2019(31):134-135.
[3]杜虎.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08):243-244.
[10]杨鹊.大数据时代基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2):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