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技术日渐成熟。智能电网就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产生,成为我国电网的主要运行模式。为了确保智能电网的有效运作,首要任务就是探索出满足当下电网运行模式的系统维护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维护模式,朝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总体来说,以往电力运行维护期间,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受到人力、物力以及地域、传统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导致运行维护效率低下、能源消耗过大、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于此,要想做好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效果,必须完善不足,提升工作人员工作能力、进行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把大检修与大运行作为目标,确保运行维护的全面性。
1 智能电网的特征
智能电网首先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确保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出现突发状况或大面积故障时,仍能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不会因为一时的设备故障问题导致整个电力供应系统发生瘫痪。并且因为电力系统设备多在户外架设,所以很容易受到天气或其他外力的破坏。应用智能电网工作体系后,可以确保在智能环境下合理改变自身设备运行情况并及时调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智能电网下的工作系统可以每隔额定时间自动对运行情况进行评估,收集动态数据,判断设备参数是否精确,从而对整个供电过程中各项指标进行合理把控。详细来说,这种工作系统可以定期查找存在的安全隐患,如果发现情况会直接的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对简单问题进行自主维修,严重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避免安全隐患堆积,最终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具有兼容性。智能电网系统和传统的电网系统最大的差别在于智能电网系统中可以应用各类清洁可再生代替能源来实现工作内容。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坚持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重视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应用,在工作过程中科学使用,扬长避短。智能电网理念提倡合理的在工作模式中使用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各种新型基站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联动交互来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当前的工作模式可以解决用户多样性的发散需求,传统的电网系统只能对电力供应进行保障,无法对其他增值服务进行开展,智能电网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拓宽了业务范围。
智能电网具有良好的控制能力,其代表的电力系统会和电力行业市场经济密切相关,为各种交易往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可以实现硬件配置的优化。
2 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的要求
2.1 延展性
现在智能电网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无法达到全覆盖的水准,依旧处于发展阶段,基于此,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逐渐增加,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就可能会使得很多新型问题无法得到处理,所以,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想要保障工作效率,必须实时根据新的风险来源来制定针对性方案,优化自身工作体系。
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技术相较比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较为落后,很多核心技术仍处于初级研发阶段,但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体系仍具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其延展性一览无余。
2.2 专业性
智能电网和传统的人工工作模式不同,其工作体系融入许多先进技术手段,例如通信共享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术等等,所以想要科学合理地开展智能电网技术建设工作,实现运行维护一体化,工作单位必须要具有先进设备,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与之匹配的专业能力。
2.3 差异性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资源丰富,地势地貌复杂,不同地区的各项指标都不尽相同。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工作开展时,还会受到各种地质环境、空间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出于对成本和工作压力的考量,想要确保工作体系稳定开展,就要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的指标差异和指标运行数据,确保工艺流程科学有效。
3 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方法
3.1 基础设施建设
在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基本要求分析当中可见,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中融入了很多先进技术,而这些先进技术大多都是由硬件设备来落实的,所以这些硬件设备是构建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具体来说,如果硬件设施存在缺陷,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就无法落实,所以在此项建设当中,应当结合先进技术,选择质量、功能、性能良好的基础设施来开展建设工作,例如智能监控设备、自动保护装置等等,由此实现智能、自动运维一体化建设目标。
3.2 专项资金建设
因为智能电网的规模庞大,所以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就需要大量的成本,此时针对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弱的城市,其因为资金限制就可能导致建设受到强大阻力,对此地方政府有必要进行专项资金建设。目前,我国中央对于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十分重视,所以已经建立了专项资金,并将资金下拨至各个城市当中,而在此阶段中,不少地方政府并没有建设地区性的专项资金,导致拨款可能被用于其他方面的城建工作中,减少了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物质资源,因此地方政府需要围绕中央专项资金,建设地方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专项资金,以此合理推动城市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
3.3 人员管理
智能电网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不可能“无中生有”,还是需要专业人员着手进行建设,说明专业人员在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当中的重要性。因为建设中各项专业技术的错综复杂,专业人员在进行建设时应当围绕建设目标综合讨论,以此得出合理方案,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管理制度对每一个专业人员的工作内容、结果进行管理,保障建设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做好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工作,需要注重人力资源与智能化设备工作划分,切莫过于依赖智能设备,忽略掉人力资源作用,出现人才流失等问题。此外,树立培训理念,定期开展操作技能培训和理论知识培训活动,建立适合的奖惩制度,如物质奖励、精神奖励等,以此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发挥人力资源最大作用,为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做保障。同时,也要明确运维一体化的建设原则,把安全以及高质量标准作为电网运维的一体化建设基本原则,把效能释放作为标准,遵循高质量和经济适用性施工基本要求,把经济支出控制在最低,构建和健全管理系统,把监督与管理工作有效结合,可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性。
参考文献
[1]石庆龙.变电站运维一体化数据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20.
[2]王红涛,陈建凯.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20):409.
[3]盛艳,郭颖,孙秀玲等.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41):81.
[4]赵后广.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探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8,(7):163,165.
[5]杜伟.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1900-1901.
[6]李振坤,朱菊.智能电网的电力运行维护一体化建设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