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活化策略研究——以南昌市进贤仓为例
​孙文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孙文琪,. ​基于传统文化的历史街区活化策略研究——以南昌市进贤仓为例[J]. 历史研究进展,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5.
摘要:
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这一战略被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研究被越来越多人所关注到。本文以南昌市进贤仓为例,基于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提出四个活化策略,为将古老的进贤仓历史街区打造成一个集展览、住宅、体验、商业为一体的新街区。
关键词: 民俗文化;历史街区;活化;策略;进贤仓
DOI:10.12721/ccn.2021.157115
基金资助:

一. 绪论

传统文化是对民间的风俗文化的统称,也可指一个民族或聚居的人们所创造、分享、延续的传统生活习惯。历史街区的含义是中国在1985年首次提出的,是指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者可以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因此对其赋予活力至关重要。

自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实施以来,我国历史街区的文物建筑得到了一定的修缮保护,人们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一个新的问题也浮现出来,那就是历史街区如何活化。全国各地许多历史街区使用了商业化手段吸引游客,但是往往其热度不够持久。一个民族的人对其传统文化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民俗文化覆盖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文以进贤仓历史街区为例,尝试将传统文化与历史街区相结合,打造地域化、直观化、活态化的历史街区。

二. 进贤仓历史街区发展状况

1.进贤仓历史街区概况

进贤仓历史街区范围北至禾草街,东至地藏庵巷东侧,西至犁头咀巷西侧,交通区位优越,是南昌市仅存的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拥有南昌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现今,进贤仓作为保护文物孤立地存在于这一地区,居民大量撤离,只剩下几条空荡荡的小巷。

1.png

图1 进贤仓区位分析(图片来源:刘杰希绘)

2.进贤仓历史街区人群分析

近年来街区内社会变迁趋势愈加明显,居民逐渐向周边区域搬迁。抽样调查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约40%以上,老龄化严重,整个区域缺乏活力。通过问卷调查,得到进贤仓居民的意见:雨天路面积水严重,缺乏休闲活动空间,且房屋破旧。

2.png

图2 进贤仓街区人群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进贤仓历史街区的物质文化遗产

物质遗产文化包括码头文化和寺庙文化。根据《南昌市志》记载,当年抚河未改道时,进贤作为一个重要码头,粮食富足,一些农民在现进贤仓街北段建了一个仓库,故称进贤仓。随着进贤仓的兴起,街区的道路也变得多而繁华。在金禾草街附近,有一尼姑庵明月地藏庵。这座地藏庵的历史从唐宋年代就开始了,直到明清时期被毁坏。

3.png

图3 《三湖九津图》(左),《南昌市全图》中濒临抚河的进贤仓街区(图片来源:网络)

4.进贤仓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遗产文化包括采茶戏、道情、瓷板画、竹雕、民间瓦罐汤制作等。采茶戏是我国传统戏剧之一,这与江西盛行采茶的传统技艺联系紧密,因此采茶戏也与茶文化相辅相成。道情属于传统曲艺类别,内容一般以因果报应、劝世行善为主题。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善有善报的一种向往。瓷板画和竹雕都是南昌地区特色的传统美术技艺,瓷板画在中国绘画史和国际绘画艺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竹雕指的是在竹根或竹制的器物上进行雕刻,内容一般是装饰图案和文字,且有着深远的意境与内涵。瓦罐汤闻名全国,其煨制工艺古老,营养价值极高。

4.png

图4 进贤仓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道情、瓷板画、竹雕、瓦罐汤)(图片来源:网络)

三. 活化街区的策略

充分挖掘进贤仓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加入新特色,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历史文化旅游区。这样不仅能优化当地居民的生活、传承历史文化,还能使得文旅充分融合,引进游客观光旅游,焕发文化活力。

5.png

图5 进贤仓更新策略(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一)地域化的文化商住区

文化商住区要充分融合文化和商住,在延续传统居住功能上加入文化、商业设施的功能。通过调研,了解到基地内明清时期建筑较少,明国时期建筑和八十年代后的建筑占基地内的绝大多数。基地内建筑质量大多一般,少量建筑质量较差。层数以2-3层为主,少量4层以上。建筑改造分为两方面:整体拆建改造及单体改造。

第一,拆除过高的建筑,把基地内的D/H值控制在一个较相近的范围内,人的视野会更加开阔。保留质量较好的明清时期及民国时期建筑;将建筑质量一般及交叉的民国建筑进行修缮;改造质量一般的近现代建筑;拆除影响天际线的、年代较近的、质量较差的建筑。

第二,严格控制街区形态和建筑立面色彩,既保护好单体建筑,又原真呈现整体风貌。街区内,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是单坡、双坡、硬山、平屋顶,墙体材料形式主要是木板墙、清水砖墙、抹灰砖墙以及鱼鳞板,建筑色彩主要为红、青、灰。在改造区域内的古建筑时,其用色、用材、整体风格需要与传统的建筑风貌相协调。

第三,对于D/H值适宜的街道,保留其原有尺度,修正道路曲线,提升两旁的绿化质量。拓宽主干路,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交往空间。加入广场作为景观节点,增加活动空间。

 6.png

图6 进贤仓主要屋顶形式(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7.png

图7 进贤仓立面主要色彩(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8.png

图8 进贤仓街区院落改造(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二)直观化的传统文化展览区

在历史文化街区中,民俗文化展览区是人们了解民俗最直接方便的地方,可以全方位展示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展览区可以建立博物馆,室外搭建戏台,以供表演采茶戏、道情等;室内展览戏曲、曲艺、瓷板画、竹雕、瓦罐汤这些传统特色文化,主要内容包括它们的发展历程、民俗知识、演绎或制作过程等,为人们展现南昌本地的文化特色。虚拟方面可以通过VR技术作为手段,让游客们在古时繁荣的进贤仓中漫游,感受场景再现。而且由于VR技术的远程性特征,可使人们不需来现场就能观看历史街区,解决了更多人群的体验。

对内开放,增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对家乡历史的了解。而且可与教育机构联合,组织学生们来参观游览,让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次,民俗文化展览区对于外来旅客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文化场所,游客们不仅可以知晓南昌的民俗文化,而且这些民俗会随着知名度的增加,得以发扬光大并传承。

(三)活态化的传统文化体验区

民俗文化体验区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最直观的民俗。瓷板画、竹雕、瓦罐汤的制作工艺历史深厚,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重要遗产,大部分人们对其还不够了解,因此我们有必要让这些渐渐被遗忘的传统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文化体验区的建筑可以采用传统江西井院式,集特色戏台、画室、茶室的综合文化体验区。由专业工作人员带领体验者进行瓷板画和竹雕的制作,体验一笔一划的韵律。这些活态化的民俗文化体验过程,是游客们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的。也许当游客们离开这里时,体验过程的画面都还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当传统文化还被人们铭记并且一代代延续下去,那它就不会消失。

(四)地方性的民俗文化产业

目前进贤仓的产业单一且落后,可将产业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将进贤仓打造成一个富有特色(水文化、佛文化、戏曲文化、艺术文化、饮食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

为达到这一目标,经营者们需要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核心,以古法和现代技术相结合为手段,将地方性的独特产业展现出来,从而促进消费者们的购买欲。此外,为了将商品卖给年轻人,需要将流行元素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传统民俗的文化符号为基础,融入时尚化的元素,从而形成充满创意的现代商品。人们在生活中运用传统民俗的方式更加广泛,使得传统民俗在现代生活中也能发挥光彩。

四. 结语

南昌市进贤仓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研究,是基于当地的传统生活文化而充分考虑的。从进贤仓历史街区的概况、居民需求、民俗文化遗产这几个方面,推断出其保护更新的四个实践策略,不仅延续了进贤仓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还使得当地的经济有新的产业发展,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也反映了在未来的基于传统文化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方向和迎接对策。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