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由于外伤,劳损导致的疾病,当腰椎间盘遭受压力较大时,会出现腰椎纤维环破裂,神经受损,从而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痛以及腰痛等临床症状[1]。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腰椎间盘突出,并对症治疗,能够改善预后的情况,减少患者的痛苦[2]。本文中选取我院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均对患者实行CT检测以及MRI检测,在治疗后对患者实行病理检查。比较CT检测以及MRI检测的病理检查符合率的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治疗的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50例,均对患者实行CT检测以及MRI检测,其中,患者有女性21例,男性29例,平均年龄为39.9岁。
1.2方法 选取的患者均需要进行CT检测以及MRI检测。在CT检测中使用多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检测,在检测中确定定位片的位置,使用1毫米的间距,3毫米的层厚,椎间隙的中心线需要与扫描的层面平行,对腰椎的L5/S1与L3/4之间进行常规性的扫描,对于所有的间隙进行4次扫描,使用软组织窗,骨窗进行观察。在MRI检测中,使用超导型MRI扫描仪,实行多序列的成像检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
1.3观察标准 观察CT检测以及MRI检测的病理检测的符合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统计,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计数资料,实行卡方检验。P<0.05,差别较大。
2 结果
2.1CT检测以及MRI检测与病理检测的符合率的情况 经过CT检测发现,有15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8.23%;有8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80.00%;有8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72.73%;有4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57.14%;有3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60.00%。经过MRI检测发现,有17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有9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0.00%;有10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90.91%;有7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有5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病理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0%。MRI检测总的检出率高于CT检测,差别较大(P<0.05)。
表1CT检测以及MRI检测与病理检测的符合率的情况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青壮年劳动强度较大出现轻微变形,在加上腰部受创导致疾病[3]。根据研究发现,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左侧,主要是由于在用力时习惯右侧进行用力,导致右侧的肌肉更加发达,从而将椎间盘向左侧挤压,导致左侧的出现椎间盘突出[4]。另外,由于患者的活动度以及承受压力的情况不同,会出现各种不同情况的椎间盘疾病[5]。在临床诊断中一般使用CT检测以及MRI检测,其中MRI检测准确性更高,但是有限制条件,并且价格比较高。CT检测的价格比较低,并且检测速度比较快,可以将大多数椎间盘的疾病检测出来,但是很难检测出游离的椎间盘。
经过MRI检测发现,有17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有10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有7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有9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有5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经过CT检测发现,有8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脱出;有8例检测出椎间盘膨出;有15例患者检测出椎间盘突出;有4例检测出椎间盘游离%;有3例检测出椎间盘结节。MRI检测总的检出率高于CT检测,差别较大(P<0.05)。
综上,在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使用MRI检测的检出率更高,但是CT检测也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泽健.CT与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9,4(13):105-107.
[2]陈巍,秦丽娟.腰椎间盘突出行MRI、CT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7):63-65.
[3]蒋全,于晓波,于开文,于伟锋.CT与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7):51.
[4]欧新伟.椎间盘突出检查中MRI与CT临床诊断效果对比[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6):81-83.
[5]宋弘丽.磁共振技术与CT技术分别应用于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2):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