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现如今,在我国的经济体系结构中,建筑行业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人口流动方向趋于城市化,城市中建筑结构的承载压力逐渐变大,这就使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受到早期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依旧还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土木工程建筑中相关的施工技术水平,不断完善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从而制定出更加合理、更加高效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方案,为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施工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1 大体积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的结构形式有很多种,目前被应用最多的结构形式就是大体积混凝土,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指的就是体积超过1立方米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的材料组成主要包括:水、水泥、沙砾等,施工人员要利用合理的配比方法将这些材料进行混合搅拌,常用的搅拌工具被称为水泥搅拌机,搅拌完成后的复合材料叫做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是土木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施工材料。相对于以往的混凝土组成形式而言,大体积混凝土虽然承载能力较强但是缺点也较为明显,由于体积较大,结构中的水化热问题处理起来较为麻烦,这就导致内部结构中的温度远远大于结构表面的温度,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出现(裂缝的主要表现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以及贯穿裂缝),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和安全性能,给建筑项目的投入使用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2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形成,需要把更多的水泥和水进行搅拌,根据化学常识可知,水泥混合到水中必然会产生非常多的热量,这就需要将混凝土内部的热量进行冷却或者释放,使内部的温度和表面的温度达到平衡,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会影响正常的施工进展和施工安全。因此,建筑企业一定要处理好相关的裂缝问题,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引发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多样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以材料质量和浇筑养护为主。而其中造成混凝土材料质量差的原因有三种:第一,建筑企业的采购人员在材料采购过程中,由于每一种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材料区别很大,采购人员没有做好提前的准备工作和监督工作,导致采购的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第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模板不符合实际的应用标准。现场工作人员应该使用表面干净、整齐的浇筑模板,保证模板和模板的连接位置没有过大的缝隙出现;第三,现场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设计图纸上混凝土结构所标注的信息进行浇筑,要使构建的厚度和尺寸满足设计标准,反之,则会延缓建筑项目的施工进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养护工作的不完善也会产生裂缝,具体的原因主要是:浇筑养护工作落实的不好,混凝土结构就会由于温度的不平衡出现脱水问题,脱水问题的出现,就会造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实现水化,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混凝土的承载能力。不仅如此,这个时候的水泥颗粒结晶的稳定性极差,但粘结性又特别好,这就会造成混凝土出现很大程度的收缩变形,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燥后产生局部的脱落甚至裂缝现象。
3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
3.1 大体积混凝土原料配比控制
土木工程建筑需要以施工图纸为指导进行施工,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要达到设计状态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效果,就需要严格按照材料配比进行操作,这样能够保证材料配置的合理性,完成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制备。与此同时,由于在形成混凝土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很多的水泥,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设计图纸的不同位置对水泥材料进行针对性的选用,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而且,施工人员还要通过科技性的操作把水泥水化热的反应情况同混凝土强度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对比与分析,为土木工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更可靠的材料支持。
3.2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结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设置相应数量的钢筋能够提高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以基础底部施工为例,底板钢筋主要通过螺纹套管进行连接,地板钢筋完成后即可进行墙、柱的插筋设置,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结构性能,由于混凝土浇筑后钢筋部分就会埋藏在里面,很难在对其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和调整,所以完成这部分的钢筋施工后施工单位需要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邀请监理单位进行隐蔽验收,在确保这部分施工符合质量标准的条件下开始混凝土浇筑作业。
3.3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形式主要以连续浇筑和分层浇筑为主,在进行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时,建筑企业的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提前通过设计图纸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和厚度,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符合标准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通常情况下,在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时,浇筑顺序应该是从下到上,层层分明,要做好每一层浇筑结构的时间规划,要保证在进行上面混凝土的浇筑工作之前下面的混凝土已经达到了初凝的状态。
3.4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与验收
在整个混凝土浇筑工作施工结束以后,建筑企业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以及气候条件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针对性的养护,合理的养护工作不仅能够使混凝土的结构性能达到最优化,还能够很好的解决温度差异以及收缩变形的问题。在夏季温度较高时要定期的对混凝土构件进行洒水养护,同时还要防止构件裸露在阳光下面的时间过长。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对混凝土构件的外部要进行保温,降低由于受到温度变化引发裂缝现象的发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建筑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其所涵盖的内容是复杂多样化的,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建筑企业应该合理的利用好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还要对实际的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技术培训,保证施工人员能够通过以往的经验以及先进的技术对所发生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处理,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在根本上提高建筑项目的使用年限,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潘登,曾小健,王鹤群,贺仲景.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2020(05):97-98.
[2]徐建月.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165.
[3]孙桂芳.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9(16):89+91.
[4]孙杰.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186.
[5]焦健.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19(0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