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急性腹痛来说,属于急诊内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疾病表现主要是突发腹部疼痛,且伴程度不同的呕吐恶心、胸闷、发热、腹泻、呼吸困难等,其主要特征为发病急促、病症多样、病情变化快以及病因复杂,病情轻者疼痛难忍,而病情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准确的诊疗就显得十分重要[1-2]。为讨论在急诊内科中诊断急性腹痛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是回顾分析我院急诊内科在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接诊的1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诊疗资料,具体研究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课题共选择100例病例,均为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为病例的选取时间,男性为58例,女性有42例,所有病例年龄在23-61岁之间,均值是42.52岁。
1.2 方法
先回顾分析患者诊疗资料,检索关键词(腹痛),搜索出未确诊(无法判断病因或者误诊)、确诊(经病症观察以及检查后确定病因)等诊断结果,总结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效果:(1)诊断方法,诊断:接诊患者后,给予血尿常规以及血液生化等检查,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适度触摸、按压腹痛位置,查看是否存在压痛、腹胀和外伤等,同时实时观察患者是否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呼吸困难以及发热等,安排有针对性的胃镜、肠镜、腹部X线、B超、CT等检查。如有必要可根据需求给予患者穿刺检查、创伤性检查,比如阴道后弯隆穿刺检查、腹腔穿刺检查等。询问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相关情况,比如姓名、年龄、腹痛位置、腹痛程度、发病时间、家族遗传史、既往病史、饮食情况等,详细了解病症情况。对生命体征急危重亦或伴严重不适者,应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吸氧、抢救等诊治措施,在生命体征趋向平稳后开展上述检查,依据观测结果、检查结果给予患者综合判断,给出正确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方案。(2)治疗方法,患者平卧位,给予合理饮食、补充营养等常规治疗,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急性腹痛病因未明确前,不给予止痛药物。给予初步诊断是急性胃肠炎者抗感染、抑酸以及补液等治疗,对尚未诊断病因、原因不明者,根据病情缓急开展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监测生命体征等治疗,在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后,开展针对性治疗,亦或转至相关科室开展专业治疗。
2 结果
2.1 总结患者急性腹痛的病因和诊断结果
100例急性腹痛患者经急诊内科诊断后,发现病因主要是妇科疾病(18.0%)、内科疾病(51.0%)以及外科疾病(29.0%),诊断准确率是98.0%。有1例患者最先被诊断成急性胰腺炎,之后确诊是急性肠胃炎;有1例患者最先被诊断成阑尾炎,之后确诊是腹膜炎。误诊率是2.0%。见表1。
表1 总结患者急性腹痛的病因和诊断结果[n(%)]
2.2 总结治疗效果
给予98例明确诊断的患者以及最后明确诊断的2例患者针对性的治疗,患者腹痛都基本消失,均顺利出院,未有患者死亡,治愈率是100.0%。
3 讨论
急性腹痛的发病原因有很多,比如腹腔器官发炎、破裂、穿孔、套叠以及梗阻等,存在起病急迫、病因复杂、病情危急、病情多变等特征,诊疗难度较大,如不及时明确病因、给予对症治疗,就可能延误病情,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而威胁其生命安全[3]。
在急诊内科临床中,医生先细致的、全面的询问患者病情、既往病史、发病时间、遗传病史、腹痛持续时间、腹痛位置和程度,经患者描述,给予初步的判断,并随时观察其是否存在发热、面色苍白、腹胀、呼吸困难等情况,给予其血尿、腹部、体温、心肺等检查,按腹部X线片是否存在异常区域、腹膜是否存在刺激等判断是外科性腹痛亦或内科性腹痛[4]。对于急性腹痛女性患者来说,应详细询问其月经情况、怀孕状况、性生活史,经尿妊娠试验、超声波等辅助诊断,判定是否因月经、宫外孕等导致腹痛[5]。在确定急性腹痛患者的具体病因后,及时为其制定治疗方案,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总之,在临床中,有多种病因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腹痛,所以要强化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询问,及时结合相关检查,尽早明确病因,从而确保及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治疗,来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杨万春.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0):22,24.
[2]李利英.急诊内科急性腹痛60例诊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6):30.
[3]李卓.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诊疗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174-175.
[4]董先梅.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疗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15.
[5]左燕芹,何晓燕,周炳增.急诊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断方法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