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煤矿井下作业而言,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空气不流通、高温、有毒有害气体等,且井下通风条件对消除以上危险因素的影响有着非常关键的价值。同时,近年来我国各大煤矿发生井下安全事故的情况较多,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大众对煤矿井下作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基于此,在煤矿井下作业中,煤矿企业应积极开展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管理工作,合理安装和使用通风设施,为工作人员提供较为安全的作业环境,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率,进而有效推动煤矿行业的长远发展。
一、煤矿井下通风管理概述
针对煤矿中的矿井来讲,不但狭窄而且严重欠缺光照,在使用掘进机进行采掘期间,施工人员需要频繁转移作业地点,另外在采掘期间极易出现各类地质灾害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矿下通风的困难度。在采掘期间,还极易受到粉尘和瓦斯等不良问题的威胁,因此在开展矿下通风管理工作期间,应该对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考虑。通过以上不良问题的整体分析,目前在实施矿下通风管理工作期间,以技术为基础一般会运用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向矿下连续不间断的输送高质量空气,进而保证矿下采掘工人可以顺畅呼吸;第二,把矿下各类毒害气体有效排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矿下环境中粉尘的含有量;第三,尽最大努力改良矿下的环境温度,以免出现矿下温度太高而影响了工作人员。
二、井下通风的安全隐患
1.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
分析我国煤矿开采行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大部分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文化水平都比较低,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煤矿开采行业的危险程度没有清晰的认识,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没有接受系统培训的情况下,就进行井下作业,不能严格按照公司规定和行业标准进行操作,缺乏安全意识,严重影响了井下作业的安全水平。另外,由于煤矿企业也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井下作业人员缺少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矿井地下工作环境复杂,如果相关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没有正确使用安全保护措施,就会给采矿工作的顺利进行造成一定的影响。
2.矿井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在现阶段,大部分煤矿公司的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其中技术人员的操控技能较低,不但会降低通风程序的顺畅性,还会降低了检测程序的性能。在对监控程序进行装配时,欠缺对于安装应用和后续养护的合理化指导,对于监控系统质量的关注度不够,由于各类相关因素的干扰,致使矿下安全监控程序运转的稳定性受到破坏,导致监控程序的各种性能无法得到正常发挥,最终为煤矿开采埋下较多安全隐患。
3.通风系统的设计存在隐患
再开始地下通风装置安装前,要做到反复的使用检查,挑选出适合当下状况的通风方案。由于每个矿井的实际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指定合适的通风方案并加以实施。对于现在我们国家,通风方面的技术还有待提升,并没有较强的标准和安全规范。有一部分企业负责人在没有实际了解矿井状况时就给出方案,并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通风方案一定要根据实际来给出方案,能更好的为地下矿井人员服务。像以上状况给出的方案,会对地下人员造成生命的威胁,还会对企业公司造成资金上面的危害,大大的降低了煤矿开采的效率。
三、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通风安全管理质量
在现今的煤炭采掘工作中,必须对现代化先进的科技进行引用,以改良通风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采掘期间,通风人员应该确保矿下通风程序的可靠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整体性的技术管理观念,在设计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技术指导作为支持。另外,还必须选取适宜的风筒,在较高的通风长距中,必须确保作业面拥有适度的风量,将通风巷道的断面作为基础,在选取风筒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尽量降低风筒的阻力,实现控制风阻的任务。其次,必须确保通风机拥有较高的节能效果,增强通风机的运行成效,将其运行的噪音降至最低,最终降低在通风工作上资金的投入。运用30毫米到50毫米一节的长导型风筒,运用到距离较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认真检验接口部分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控制电能的消耗。在进行平时的管理工作时,必须挂牌管控确保通风机的顺利运转。
2.构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系统
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系统,能够对井下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相应的收集并整理,建立一个能够及时掌握技术设备运行状态的数据信息库。一旦发现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异常情况,数据信息库能够第一时间内提供出的有效信息数据,并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分析,找到致使设备运行异常的原因所在并加以解决,确保通风系统的平稳运行。因此,构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措施,不仅能够通过数据信息来掌握井下煤矿施工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够按照不同区域不同岗位的施工需求,对施工物资的配置进行合理化分配,降低物资的不必要消耗率。再者,由于通风技术管理系统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特征,能够利用图形数据来对各项信息进行分析,详细地反映出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完成度,反馈出各个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效果,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系统来了解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对具体的内容提出解决措施,从安全通风管理工作方面来提升煤矿工作整体的管理能力。
3.强化对煤矿井下环境的控制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大大提升,所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对煤矿的需求,也明确规定了煤矿开采的高度,这就使得地下采矿环境愈加的艰难。基于此,在煤矿井下作业过程中,煤矿企业必须重视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能,通过贯彻落实煤矿开采安全工作,来确保开采工作的有序开展,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需派遣专业人员对井下作业环境进行定期抽检,确保安全性能,在极大程度上避免煤矿井下发生危险问题,并要求专业人员对井下排风装置进行严格检查安装,确保这些装置的安全使用,使井下工作人员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专业人员还需对煤矿井下的有毒气体和粉尘物的含量进行实时检查,确保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能够及时排出,从而确保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此外,在煤矿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矿内部周边的环境,这就更加严格地要求着煤矿井下的通风环境,需要结合矿井的实际状况来移动通风设施的位置,使之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的规范
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长远发展以人为本,注重煤矿井下安全和通风管理是员工生命安全的保障。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进一步提升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对煤矿井下环境的控制、合理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强化通风安全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振军.基于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06):73~74.
[2] 田君.探讨煤矿通风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J].当代化工研究,2019(05):23~24.
[3] 冯扬波.高瓦斯煤矿采掘工程中通风技术与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21.
[4]赵华峰.煤矿井下通风灾害预防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4):142-14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