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许多行业中,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在许多行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许多高校老师都把计算机技术和机器设计的课程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也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现状
(一)教材内容的不适性和滞后性
当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大纲有两大类,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于基础理论,教学内容比较系统化;但过于单调,实习次数少,学生对软件使用不熟练;二是注重实际操作,教学中的教学材料多是个案,缺少对基础知识的剖析,使学生在使用时,仅知道自己的在做什么,却不知道其中含义,只能按照程序来做。教科书的不当必然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另外,应用程序的升级速度非常迅速,而且每个月都会有一个新的版本问世,比如Photoshop的图片处理;从之前的7.0版本到现在的CC2018,在接口和性能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教科书却保持了多年的老样子,远远滞后于软体的更新,而教科书的滞后也对课堂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1]。
(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根据调查发现,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软体教育仍然沿用了原来的教学方式。讲课的时候,老师不停的讲,而台下的同学们则是无聊的听着。这种方法的学习效率很低,计算机的应用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很高,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熟练掌握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体最显著的特点是可操作,而非一套理论。光靠教师的理论,是无法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的。计算机的操作学科也很多,有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处理、网络通讯技术等等。同时,由于其对实际应用的需求很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较多的实际应用,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不过,在当前的形势下,很少有学生可以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大部分人都还在学习一些基本理论。
(三)课程的安排不合理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不科学、不严谨、不科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有关老师并未在计算机软体课程上进行革新。目前,国内高校的计算机课大体分为理论学习、专业学习和公共选修,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教师的授课计划和学生的接受水平。然而,这样的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更加娴熟。这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变得很糟糕,这也是学生工作后的弱点所在。
(四)计算机软件的教学设备落后
在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有对计算机软体的需要。鉴于当前的工作形势,大部分高校都设有计算机室。但是现实中,许多高校都因为缺少教育资金而购置老旧的计算机,许多的软件都是盗版的,或是某些早已过时的软件。因此,在课堂上,大部分都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示范,让学生跟着操作。
二、计算机应用软件教学应用的改进策略
(一)精选合适的教材
选择恰当的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实现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所以,教师应选择具有前沿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所使用的教科书应具有工业通用性和最新版本,使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来从事有关工作。
以图片处理软件为例,图片处理软件仅包括图像处理,也包括绘画,当前有关产业所缺乏的,是具有创意的设计师,而非技术工作者。所以,在课程内容上要有勇于创造、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设计、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如果没有适当的教科书,可以结合现实的条件来编出符合教育要求的教科书[2]。
(二)CAD软件
CAD作为机械设计中十分重要的计算机软件,它的功能是帮助计算机软件与机械实物之间的相互转换。在对原机械设备进行二次设计和优化时,经常会采用CAD软件,它的基本原则就是利用设计中的参数,来构建机器设计中的网格,然后利用CAD软件中的延伸、对称、切割等方法,得到最适合设计要求的图形。这时,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对某一具体的数据模式进行思维和认识,使其表面得到适当的修正和改进,使整个机械设计作品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图形符号
第一,计算机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在机械加工过程中记录常用的大量图形和符号,极大地提高机械设计的工作效能,并大大减少实际操作,对提高机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简化课程设计,老师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时,经常会使用到某些标准的、不规范的机械零件,将零件的相关参数信息预先存储到计算机设计软件的参考库中,不但可以极大地减少设计者在机械设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而且大大减少了零件的误差。
(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课程中,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解释,教学方法单一。随着软件种类的多样化,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多种教学法互相渗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选用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PBL教学法等。
三、教学案例
以《工程力学》教材中的“剪断机模型”为例,老师通过讲解,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计算机技术,在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在使用时,最常见的是一种连接机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了解机器的内部构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CAD软件对机械零件进行虚拟配置,并将其组装到计算机上,实现对剪切机床的机械结构优化。在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所使用的力学进行动力学仿真,发现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某些设计瑕疵,并加以纠正;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机器的裁剪工作。
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机械结构设计思想,使学生逐步掌握计算机技术,并能将其应用于机器设计[3]。
四、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人类对于这种新技术的掌控越来越强,于是出现了软体工程学,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体可以执行更高的作业。以前的计算机只是用来做一些基本的事情,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的高运算能力,以前我们的计算机只能作为一个巨大的计算器来用,而不是像今天这样的精密运算。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计算机的应用日益增多。也正因为如此,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笔记本的出现,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人类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做许多人类做不到的工作。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计算机软体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于是大量的计算机软体工程师开始针对不同的技术进行开发。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计算机软体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日益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计算机软体将迅速发展。现在,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计算机软件产业。政府还为这个问题制定了很多的政策。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在医疗科技、物联网、网上银行等领域得到广泛的运用。未来的社会必然是计算机统治的信息时代,现代的学生若有计算机软体运用上的问题,无论是今后的成长,亦或是对当时的需要,都有很大的影响。
结语
计算机软体技术在人类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但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还可以促进公司的运行速度,使工人的生产力得到提升。文章指出,高校应加强对计算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促进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金达. 高校计算机软件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措施解决[J]. 2020.
[2] 易伟东. 大学计算机软件方面的教育教学策略分析[J]. 农家参谋, 2020, No.664(16):213-214.
[3] 梁炖君. 高校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 21(8):2.
作者简介:孙旭,男,汉族,籍贯:山东,生于:1984-06,工作单位:黑龙江职业学院,单位省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单位邮编:150086,职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