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深基坑土方开挖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深基坑开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完善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前的准备工作
(一)细致勘查现场,保证收集数据的准确性
在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仔细的勘察,记录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面积等影响施工的因素。在对施工场地进行实际勘察工作时,应配备专业素质较高、经验较为丰富的勘察员进行勘察,优秀勘察员通过对现场数据实际观察测验,可以依据收集到的数据来制订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使策划的施工方案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勘察人员在初次收集完数据后应进行二次勘察,以确保收集的数据准确可靠。
(二)使用设备清理,确保清理后现场符合施工要求
清理施工现场的表面障碍物尤为重要,这项工作是有效开展深基挖掘工作的前提,主要是对施工现场的杂物、表土以及杂草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中可以利用适宜的设备进行有效清理,以保证清理后的施工现场完全符合规定的标准。
(三)完善放线测量,明确施工位置
负责人必须在实际施工开始前,把深基坑土方开挖工作环节中所有能用到的机械设备运送至施工场所,并对操作人员普及各种职责要求。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工作开展前应进行放线测量,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施工位置,并掌握其工程轴线与定位,此举也能为后续工作环节的开展提供便利。
二、浅谈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顺序
在土木工程实际施工前,派遣人员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环境条件,并收集记录数据,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才可以确定施工顺序与施工方案。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在开始施工时,应把构建施工坡顶排水沟放在第一环节,第二环节是进行建筑施工降水井。
(一)仔细勘察施工现场,规避外界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之前,施工人员首先要对施工地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勘察,充分了解深基坑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近期气候变化等、全面掌握这些信息、数据之后,制定施工方案与施工计划。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勘察的信息,对开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及时制定相关的解决对策,避免外界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二)精选开挖机械
对于不同的层数应选择不同的开挖机械,通常在挖掘第一层土方时可以采用的机械为进口型履带式反铲挖掘机,而在挖掘第二层土方时其实际土况较为松散,也可采用第一层的机械进行挖掘。
(三)落实挖掘土方工作要点,明确应力管桩位置
相关工作人员应落实好挖掘土方工作的基本原则,确保安全有效的开展土方挖掘工作。在开展土方挖掘时应加大普及注意事项的力度。通常在进行土方挖掘工作时的基本原则是撑开后进行挖掘,不允许多挖超挖的情况出现。坑基通常会划分为四到五层,确保挖掘时层与层之间间距在两米左右,随后通过分层进行施工挖掘。现阶段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在土木工
程进行挖掘施工时,通过放置在基坑内研发的检测器,确保挖掘的深度符合土方工程规定的要求,并且放置检测器可以进行调节,以此来控制挖掘广度。在土方工程挖掘过程中挖掘机及易触碰到工程桩造成损伤,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工程开始挖掘前,相关操作人员应完全掌握应力管桩的具体位置。
三、论述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土木工程中深基坑开挖施工环节多、要求高,结合如上分析,下面对深基坑土方开挖技术要点进行几点分析∶
(一)完善测量放线,掌握井位位置
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反复的测量放线确定井位中心线的位置。收集圆心为井的成孔中心半径为井的护臂厚度等数据,通过收集到的具体数据使用设备画出准确的开挖位置。以上细节工作做完后,应对相关机械设备进行设置,尤其注意吊篮挂绳中心和井孔中心位置保持完全相同。
(二)完善坡道修筑工作,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在挖掘过程中正常运行
在工作人员在开挖基坑前,应做好坡道修筑工作,这是为了在挖土与运输土时,为车辆提供便捷。挖掘过程中的设备主要有挖沟机,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设备人工抄平,通过装载设备运输挖掘出的土方。工作人员应依据相关规定把高程控制网设置在开挖位置,并且控制点要在网点木桩上明确标出,控制点与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应由专业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标出。为保证机械设备可以在挖掘过程中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应在开挖环节开展前对设备进行细致检查,杜绝因机械设备出现问题导致工期延误的情况出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土方挖掘的实际深度深于规定的标准,必须对超出标准的位置进行回填工作,回填用土也应与基土一致,通过夯实操作使回填土的密度与基土一致。
(三)注重防护栏和坡顶排水沟施工,精选接卸设备操作
防护栏、坡顶排水沟施工是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施工中,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要对这个环节的施工给予足够重视。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图纸以及设计要求,计算开挖的深度和宽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使用专门的接卸设备进行操作。一般来说,防护栏会采用钢管,钢管稳定性、可靠性强,因此,目前在防护栏施工中是比较常用的材料,另外,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积水影响土层结构稳定性,排水通过降水井、砖砌集水井的方式实现。
(四)完善井点设计
这个环节中设计人员要深入进行现场调查,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管井的位置,一般来说,底板上要设置3口,坡底上要设置7口,共10口。每口管井的深度并不相同,要结合施工需求确定合理的深度。并且,在土方挖掘工程的前期可以利用滤管来进行降水;在挖掘工程收工后,采用无沙混凝土滤水管,内外直径应选择三百毫米或四百毫米的,安装完成后还应进行缝隙填充以防止漏水等情况的发生。另外,井点降水设计也很关键,井点降水能够为深基坑开发提供一个更好的施工环境,也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提供支持。一般来水,井点降水设计包括单井设计、成井数量、井位布置等三个方面。具体来说∶单井设计中最关键的井管直径的选择,成孔直径一般为650-800mm,根据井管与填砾厚度具体确定,含水层填砾厚度不同,选择的井管直径也有所差异;成井深度要以降水量、含水层性质与透水性能来确定,通常基坑底平面大约2-4m,如果降水时间比较长、粉细砂厚度比较厚,那么考虑到沉淀物对井深的影响,井深可以适当增加2-3m;井身结构设计方面,目前水泥滤管以及钢筋笼滤网使用比较多,在井管与成孔孔壁的中间填入砾料,并将井中水抽出既完成。
(五)开展开孔成孔施工,完善孔深测量工作
在进行开孔成孔环节的施工时,应遵循层层挖掘的规则,依据有中间开挖向周边蔓延的顺序进行挖掘。所以在挖掘工作开展前必须由相关人员通过专业的确定手法来寻找中心点的位置,并确定其孔深的测量工作。
(六)开展护臂安装工作
在土木工程挖掘环节中,应及时进行护臂的安装工作。在上一个环节放线测量时,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规划出第一节护臂沿口的具体位置,其具体位置应略高于地面的高度,通常情况下,应高于地面十厘米左右。在进行连接护臂操作时,务必保证与孔位对准,对接时应保持匀速缓慢下滑,对接成功后应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细致的固定。
(七)开展回填工作,做好回填质量与误差控制
在开发环节结束后,应进行回填工作,工作人员在进行回填工作前,应把坑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清理工作完成后应对基坑内的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测量得出数据,如数据符合规定的标准,才可以进行回填工作。对基坑土方进行回填时可以采用分层摊铺的方法进行操作,确保每层厚度保持在二百五十毫米左右,再依据回行路线利用蛙式打夯机进行打夯,从每层的边缘到中间进行夯实,确保进行三到五次。工作人员通过把层与层的连接出做成阶梯状,再夯实土方可以以此来提高回填效率。土层回填夯实后,应由相关工作人员依据规定的标准对回填土进行测验,如合格可以进行后续工作,不合格则需要继续进行夯实。另外,在土方回填过程中要注意回填质量与误差控制。
深基坑土方开挖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环节,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随着我国土木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深基坑开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结束语∶
综上述,土木工程施工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其施工质量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深基坑开挖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对其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施冠洲.深基坑工程项目土方开挖技术【J】.房地产世界.2021.(08)∶79-81.
【2】黄小芬.建筑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安全控制技术措施【J】.中华建设.2020.(12)∶130-131.
【3】赵霞.颜怀志.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安全技术探讨【J】.四川水泥.2018.(11)∶112.
【4】罗珍珍.工程深基坑支护及开挖施工技术的应用【J】.居舍.2018.(02)∶64.
【5】薛龙.深基坑开挖施工技术及支护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17.(02)∶53-56.
【6】王欣.试述土木工程中的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J】.信息化建设.2016.(0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