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初中教育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小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更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物理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来进行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分层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设计,确保全体学生均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这种方法彰显了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地为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有效策略,以供广大相关人士参考。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作业的价值
在“双减”政策下,实施物理作业分层设计十分有必要,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进行物理作业分层,能够明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天赋和后天发展环境的不同,使得其在学习物理的时候,理解能力、解题能力等都有所不同,教师应当尊重这一差异性。在为学生布置物理作业的时候,需要针对每一个同学的实际情况来为其布置适宜的作业,进行科学的分层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查漏补缺,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找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强化物理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是通过物理作业分层设计,能够提升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合理的物理作业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并不能得到很好的知识巩固效果。
三是物理作业分层设计,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实施高效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索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还能够改善当前的物理作业状况,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业的分层设计能够改变过去的低效作业状况,根据不同的学生予以相应的作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使之作业更有针对性,鼓励学生不断地尝试和探索,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作业分层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将一些课外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并以此为依据布置作业。例如,在“升华和凝华”的作业设计当中,对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的学生,教师可以以课外拓展为主,为他们布置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并鼓励他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探究为什么冬天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窗花;为什么会有雾凇出现;为什么即使在零摄氏度以下,衣服也可以晾干。在探究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加强沟通,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对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对作业内容的设计应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尽可能多帮助他们掌握理论知识,保证学习质量的稳步提高。比如,充分发挥物理作业的功能,对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的条件进行反复练习。相信在分层作业以及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一定可以掌握新事物的学习方法,从而能够独立展开深入思考,为物理思维的养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课前预习作业进行分层
在明确教学目标以后,教师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预习目标,教会他们应该怎样正确的预习,从而提升预习的效果。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就丙级学生来说,对他们的预习要求主要以复习旧知识为主,对新知识可以看懂即可,预习结束以后,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这样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带着疑问听课。而对乙级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在初步理解预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公式进行推论,并以此为依据尝试完成练习题。对甲级学生的要求则是能够对所预习的内容产生深刻理解,主动推导相关的定理、公式,并可以独立完成所有的课后练习题。
(三)对作业进行难度分层
分层作业除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对作业内容分层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可以围绕物理作业的变化来进行。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分层教学内容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所在。这样不仅有助于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学生想要解决问题,就需要不断地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光的折射”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比如,观察生活中有关折射的现象,如海市蜃楼、筷子放在水里变弯了等;或者让学生观看有关光的折射的实验过程,有效唤醒学生的课堂记忆。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例如,探寻光为什么会有折射现象的产生,寻找生活中其他有关光的折射的现象,并尝试将其路线画出来,最后在课堂上向大家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以往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为复习提供助力。
(四)根据作业题目特点分层讲评
为了使分层作业布置效果加强,需要对作业的收交及讲评环节产生重视,通过作业讲评的分层,可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之后进一步理解其中的知识,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可使作业的布置发挥出更好的教育作用。教师应对各组的题目详细批阅,并且将统计工作做好。对于错误率比较高的低档题及中档题,部分学生没有完成的高档题,教师可通过对其讲评来加强学生的知识基础,使学生的问题得到纠正,并且使没有布置这部分内容的学生能够辨别其他同学的错误。对于大部分学生可正确解答,但是解答方式比较多的题目,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有效的锻炼作用,学生可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来解决问题,在讲评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解答,使学生自主参与到问题讲解中,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解答方式。在讲评完成之后,可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作业中的知识总结,使学生能够加强对知识的巩固,使学生有效掌握解题的思维逻辑及技巧。同时,可鼓励学生对其他层次同学的作业题目进行尝试,使学生能在作业练习中得到能力的提升,逐渐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习惯,促进其进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双减”背景下的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需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实施物理分层作业,不仅要给作业量进行分层,还要注意把控作业内容的难度,与此同时还要丰富作业形式,除了基础性作业之外,还应当为学生布置一些应用型题目,将书面作业形式和实验操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应用能力,使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从而保障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让教师在分层作业有效策略的研究中达到对学生启智增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关于初中物理分层作业的思考[J].人文之友,2018:204.
[2]崔海林.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29-230.
[3]邢震世.初中物理作业分层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新课程,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