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检验与诊断中的效果
杜丹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杜丹倩 ,. 观察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检验与诊断中的效果[J]. 诊断医学,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2.
摘要:
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检验中的临床价值,进一步提升检测的准确性,为患者的早治疗提供服务。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50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肺癌,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与此同时,选择了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比,分析肿瘤标志物的检测结果。结果:从检验结果上看,观察组在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验上其检测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病情检查能提升诊断率,促使患者早日开展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观察肿瘤标志物;肺癌检验;诊断
DOI:10.12721/ccn.2022.157002
基金资助:

肺癌属于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高,并且在我国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是生存率依然有待提升。肺癌患者如果在早期进行诊断,确诊后可以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而在早期检测中肿瘤标志物则显得十分重要。肿瘤标志物主要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存在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在患者的组织和液体中出现。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50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肺癌,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进一步为患者的生存提供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50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肺癌,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4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6±3.5)岁。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与此同时,选择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比,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6±3.7)岁。两组人群能够配合检查要求,并对实验表示知情。

1.2 检验方法

对照组为健康体检人群,观察组则为肺癌患者,对两组人群实施肿瘤标志物检查。在检测前需要禁食禁水8小时,在第二天选择肘部静脉血5ml进行检测,需要实施分离操作,取血清进行检验,按照操作规则和流程执行,防止检测失误。

1.3 观察指标

本次实验需要对细胞角蛋白(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这四项标志物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细胞角蛋白的阳性界定值为>3.3ng/ml,癌胚抗原的阳性界定值为>5.0mg/ml,糖类抗原的阳性界定值则为>35.0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的阳性界定值则为15.2ng/ml【1】

1.4统计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讨论,在统计的过程中,以SPSS19.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在临床数据的对比中,首先要对两种方案的实际情况做好记录,在本次实验中,针对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采用计量统计,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检验结果上看,观察组在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检验上其检测值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检验结果对比分析(x±s)

62.png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癌症的检查和诊断中有了新的方向,其中肿瘤标志物检查措施的应用能够成为治疗的依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目前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中,最为常见的则是细胞角蛋白、癌胚抗原、糖类抗原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其中细胞角蛋白则是在血清中提取的,其来源于支气管上皮、呼吸道上皮或者肺泡表面,在不同的组织中其含量具有差异性,在小细胞癌中则含量低,但是在鳞癌中则超过50%【2】。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则出现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或者神经元组织中,对于小细胞癌的检测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一般用于联合检验。癌胚抗原则在血清中提取,正常的浓度在15-60mg之间,如果浓度升高我们可以认为患者有癌变的可能,其与肿瘤转移也具有很大的关系,故而可以用于对癌症的检验【3】。而糖类抗原指的是高分子糖蛋白,其主要在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对这些肿瘤物质的检验,其能够提升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对患者无明显创伤,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早筛查和检验,能够及时的发现病情,采取相应治疗,并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是临床检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病情检查能提升诊断率,促使患者早日开展治疗,具有临床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蒋贝兰. 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4.

[2]肖然,胡昊昀,王瑞,卢仁泉,郭林. 血清肿瘤标志物HE4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 检验医学,2014,29(09):893-896.

[3]吴寒静,王凯,马卫红,李建军. 血清肿瘤标志物NSE、SCC、CYFRA21-1与CEA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22):3218-322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