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改革是一个过程,不可急于求成,尤其在触及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改革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引起教师的不满,他们恪守旧有的教学理念,故步自封,安于现状,不愿意创新和改变;地区差异性凸显,有的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贫困学校没有改革的条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理解课改的内涵,有的教师会在公开课上做样子,日常教学照旧等,改革力度不足,违背了改革的初衷,令笔者感慨深思,也让笔者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究,终有所获,具体如下所示:
一、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的具体情况
在高中阶段,即使校方开设了音乐课程,然而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致使音乐教学显现出了某些弊端。对于高中音乐教学,新课程改革不仅给予了改革方案,还明确阐述了具体方法,提出的教学理念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欢迎。现阶段,高中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广大师生不够注重高中音乐教学,家长也普遍忽略了此门课程,始终认为文化教育终于音乐教育。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整体里处于被孤立的地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使音乐教学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意义。由此得出结论,高中音乐教学不具备完善的教学结构。
二、高中音乐教学模式革新措施
(一)优化教学方法
对高中音乐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在新课改进程中,出现了大量的新兴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所以,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教师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灌输式模式进行转变,要意识到学生才是教学主体,加强互动,深化沟通,促进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音乐学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大幅提高,让高中学生在新课改时期,可以在音乐课堂上进行优质高效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高中音乐教师可以从下面几个部分出发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第一,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打造出一个最佳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设置情境过程中,可以对教学环境进行装饰美化,使音乐教学富有浓郁的艺术气息。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以不同曲目之间的教唱氛围的差异为依据,对学生的座位排列进行调整,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融入学生之中,成为一体,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第二,在实际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对高中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给予足够重视,在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在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安排课前曲目的方式,对本次教学课程展开配合,从而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产生共鸣。而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学效果更加有效。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工作,提升教学的生动性,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快速提高,引导高中生主动学习,从而使教学体验可以更加高效;第三,教师还应积极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拓展知识能促进学生吸收更丰富的音乐知识,使学生的视野越加宽广,促进培养艺术情操,提高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二)价值观念得以深化与升华
教育的基础在于人们的成长,音乐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可以丰富情感世界,传达文化特质,培养民族情感,形成高尚的人格并增强审美境界,在新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之一,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而热闹的人们中,音乐可以使人们的心灵平静,调节学生的情绪,并减少他们热闹的功利主义。教育可以塑造灵魂并影响心脏,音乐在这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当学生心情不好时,音乐可以给学生精神上的安慰并稳定他们的情绪。当学生兴奋时,音乐似乎能够感应到学生的当前时刻。学生的情绪更加放松。当学生承受太大压力时,音乐就成为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
(三)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树立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效率的基础是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教学能力。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不仅高中生具有繁重的课业压力,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样不小。部分学生因为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会出现迷失自我的现象,进而形成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利用欣赏音乐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从而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第二,引导学生享受音乐,从而更好地感知音乐的魅力。教师帮助学生将情感运用音乐的形式完整地表达出来,进而加深对音乐意境的体会。首先,要求高中生对音乐的具体详情进行充分了解,体会其中的含义。在教学中融合实践案例,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在对音乐内容进行充分了解的前提下,学生才可以将音乐情感完整地呈现出来,进而全身心融入音乐的海洋,感知音乐的魅力。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加以改变,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特长,做些趣味性较高的伴奏工具,和学生一起进行音乐游戏,并从中学习相关知识,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习兴趣的带动下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
例如在上《伎乐天》的赏析课时,就是加强学生对民族乐器音色的判断,课堂上可以先播放视频片段,让学生对《伎乐天》有个初步的认识,了解创作背景和作品发展的历史沿革,对音乐结构的影响;初探《伎乐天》舞蹈动作元素的来源。再播放音频《伎乐天》片段,这样能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体验到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另外,根据乐曲中的音色,让学生先自己思考使用了什么乐器,在学生回答的差不多的时候,在通过PPT展示乐曲中主要乐器的音色:箜篌、萧、云锣。最后,让学生体验飞天的动作,比如:“反弹琵琶”、“奏萧”、“吹笛”。
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加深学生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以及民族器乐设计的精巧,解析音乐风格的特点,初探舞蹈动作元素的来源,进一步体验中国的舞剧音乐。
(四)师生关系实现民主与和谐
师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部分,共同促进音乐课的顺利实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的不和谐现象十分普遍。为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教师应该降低自己的身份,主动去了解学生,信任学生和结识朋友。
结论: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应尽最大努力进行创新,同时对创新面临的问题进行正确认知,促进自己业务能力的大幅提高,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愉快,不落后于时代潮流,给予学生的音乐发展一个基础保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增强。
参考文献:
[1]马春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艺术科技,2018(7):283.
[2]胡丹妮.高中音乐教学的教育作用初探[J].新课程,2019(3):132.
[3]木萨别克·乌克依.新课改形式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J].神州,2020(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