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医疗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尤其在妇产科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通过升级相关诊断仪器和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孕产妇诊断效率和治疗效率。目前,为提高孕产妇诊断效率,使产妇胎位得到准备诊断,最常采用的诊断方法为常规腹部超声诊断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1]。因此,本文针对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孕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进行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孕妇中随机挑选50例,均对其进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和腹部超声诊断,记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其中,孕妇年龄均值为(27.56±4.25)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为28例。本次入选孕妇均符合《中国产检疾病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其他器官衰竭等重大疾病孕产妇以及不配合、精神异常产妇。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50例孕妇采取单纯性腹部超声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进行准备工作,对仪器、电源等安全性进行检测,然后开始对孕妇进行诊断,在孕妇腹部均匀涂抹耦合剂,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功能,观察孕妇成像特点,对孕妇胎位、病情以及血管、分支血管流血走向进行分析,根据胎盘血管前置等特点判断胎盘与宫颈口之间关系。
1.2.2观察组:
对50例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诊断,所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L-2009CIV数字化标准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过程中需检查设备安全性,并设置相关参数。其中,探头频率为3.5~5.0赫兹。诊断方法:诊断前需在孕妇腹部均匀涂抹耦合剂,使产妇保持仰卧位,并对孕妇腹部进行二维超声波检测,通过观察相关图形,对孕妇体内回声情况进行观察,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扫描,观察孕妇体内胎盘血流情况,对相关成像结果、胎位、形状、血流回声情况等进行分析,判断和分析血管、分支血管流血走向,分析胎盘与宫颈口之间关系。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孕妇诊断效率和检查准确率。评定标准为:显效:孕妇无不适感,检查时间短,准确率高;有效:孕妇仅有轻微不适感,检查时间较短,准确率相对较高;无效:以上无体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17.00;用百分数表示(%)相关数据,组间检验用x2表示,如果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孕妇诊断效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孕妇诊断效率为96.00%(48/50),对比组孕妇诊断效率为84.00%(42/50),观察组诊断方法诊断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其中,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孕妇诊断效率%(n)
2.2 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
在本次检查中,观察组孕妇准确率为96.00%(48/50),仅有2例孕妇在诊断过程中出现偏差,其偏差原因与脂肪层厚度有关;对比组孕妇准确率为84.00%(42/5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x2=9.235,p=0.006)
3 讨论
前置血管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妇产科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发生阴道出血,症状,在诊断过程中,容易被误诊为前置胎盘,导致产妇及胎儿未能得到及时的、具有针对性的诊断。为提高产妇诊断效率,目前一般采用超声技术进行诊断[3]。
在诊断过程中,一般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法,该诊断方法主要是利用孕妇胎位对超声波反射情况,通过处理后形成相应图像,间接反应孕妇胎位、胎盘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新兴技术之一,通过利用超声波发出频率、波长和反射波对孕妇胎盘、宫颈口、血管、分支血管进行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相比于常规诊断法,能够有效提高子宫、胎位诊断效率,清晰度和辨别能力明显高于常规超声诊断技术[4]。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诊断效率、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常规腹部诊断方法(p<0.05)。
综上所述,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胎盘血管前置诊断效率和准确率,为孕妇日后分娩提供具有针对性分娩数据。因此,该诊断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金蓉,左青.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0):137-138.
[2]艾春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05):253-254.
[3]何楠.实时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12):1487-1488.
[4]陈淑金,邱思花.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1):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