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众所周知,空中乘务是一种相对特殊的服务行业,其对工作人员身体素质及自身形体要求严格。而具体工作内容及过程需要相关人员在飞机对乘客服务,这也要求着空乘工作者必须适应不同地区产生的环境差异,确保自身体能可以支撑各项身体活动,以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此,职业技术学院应充分意识到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与素质,使其具备从事与空中乘务专业相关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能力,克服多种环境对空乘人员自身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为学生今后发展和身体机能奠定坚实基础。
一、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的重要意义
与之相关企业为确保空乘人员能够为乘客提供最佳服务,所以对从业者要求非常严格,除专业能力、专业知识及专业素质等基础方面考察,还要全面了解学生体适能情况,并将这部分作为评价学生专业能力重要标准之一。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阶段可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这样能够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正确引导,在专业教师相关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确保自己专业水平及素养能够满足与之相关企业对工作人员的高要求,进而有效提升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成功率。本专业学生在积极参与健康体适能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可对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及今后所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和具体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了解。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备较强的竞聘实力,还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开启通往职业道路的大门[1]。
二、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健康体适能训练方法及内容
健康体适能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及自身形态和气质,使学生能够具备充足精力从事日常工作或是学习而不感到疲劳,同时有余力享受康乐休闲活动乐趣,并且还能具备能够适应突发状况的能力。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专业教师可在实际教学中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身体机能。
(一)塑形训练
塑形教学主要目的是帮助专业学生塑造自身形体,使其身体更加平衡、协调。教师可从基础教学内容着手,开展适合学生的塑形训练,并着重讲解训练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且规范的动作进行训练。如纠正学生错误走路姿势,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养成良好行走习惯;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肌肉群训练,以此刺激其自身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让学生身体形态更加均匀。
(二)思维训练
在健康体适能教学中,适当融入一些思维方面训练,可保证学生更规范且标准的参加各项训练环节,以快速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强化学生身体机能。如组织学生进行呼吸协调性训练,并要求学生按照相应原则,采用科学呼吸方法,使内心得到平静,再将自身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样能够确保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中遇到突发情况保持冷静,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自身应对能力[2]。
(三)生理机能训练
由于与之相关工作性质及特点,对工作人员生理机能有着严格要求,必须要达到规定标准才能顺利进入航空领域,胜任各项工作内容,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空乘人员。在健康体适能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生理机能进行训练,确保学生时刻保持良好状态。如人在地面维持正常心肺水平时,肺活量通常为三千五毫升,但空乘人员通常在高空工作,人体机能以及心肺水平会随之快速下降,导致身体供氧量难以满足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心肺功能,如水中憋气等多种方式都能获取良好训练效果。
(四)体能训练
健康体适能教学中,体能训练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目的主要是帮助专业学生今后更好适应高空环境。在实际教学中,体能训练可分为有氧、无氧两种训练方式,有氧训练包括跑步、锻炼力量等常规运动,无氧则是关节、肌肉以及韧带等多种身体重要部位的训练。无氧训练就对学生技巧及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仰卧起坐、俯卧撑、单杠引体向上、身体前屈以及双杠臂屈伸等。另外,教师还可针对职业岗位特点,为学生开展安全救护专业课程,以便学生在工作期间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如心肺复苏等重要救护内容。
三、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教学效果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对空中乘务专业学生进行健康体适能教学时,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对环境和设备要求较高,特别是技巧方面的训练内容,必须要在专业设备辅助下,才能使健康体适能教学更加顺利、安全进行。对此,本院校应不断完善优化基础设施,确保健康体适能教学实效性,为学生今后就业奠定基础。在实际教学前,院校及专业教师要设计完整训练方案,对一学期学生的训练及学习内容加以明确。并按照方案中各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建设及完善基础设施。例如,形体课程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安静场所,配备优质瑜伽垫,避免学生参与训练时受到伤害。此外,本院校还应重点关注相应设施建设,完善院校现有场地以及配套设施,例如,在本院校体育馆中建设专门体能训练室,并安装多种适用于各类体能训练设施,同时还应配备适用于训练过程的辅助设备,如多媒体、计算机、平面镜、训练垫以及医药箱等[3]。
(二)创新教学方式,重点传授技能
对于健康体适能教学来说,向学生传授基础技能是根本要求,更是教学中需要教师给予高度重视的内容,站在学生角度来看,教师可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点向学生传授基础技能奠定基础,为学生铺垫良好职业道路。而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师必须要改善传统训练模式,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工作环境,要求学生一切按照统一标准着装参与教学活动。而相应问题情境创设,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作中该如何为乘客提供所需服务。例如,专业教师可在教学中以接送物品为主题,由教师扮演乘客这一角色,向学生提出多样化问题,以真实情境方式与学生交流,对学生身体形态进行训练。在整个过程中,专业教师能精准掌握学生不足之处,并第一时间纠正学生错误,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在健康体适能教学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教师必须改变以往机械式教学方式,采取分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实训。例如,跑步训练,专业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将能力较弱、一般、较强的学生平均分为一个训练小组,这样可以带动全组成员进行有效训练,使学生在能力较强学生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结论:综上所述,身体形态与体能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对此,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应积极开展健康体适能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提升个人形象及自身综合能力,只有保证空乘人员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玉娇,王墨涵.融入健康体适能教育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影响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34):68-71.
[2]王薇娜.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形体与体能训练教学方法[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42(10):43-45.
[3]龚云鹏.高校体适能课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0(03):98-99.
甄银龙,男,汉族,籍贯:黑龙江省,生于:1981-08,工作单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单位省市:浙江省杭州市,单位邮编:310018,职称:副教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