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形体课教学质量
丁洁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丁洁芹 ,.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形体课教学质量[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1.4. DOI:10.12721/ccn.2021.157035.
摘要: 形体课教学作为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向善向美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授课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推进教学策略的完善,实现形体课授课的高效性。推动学生形成强身健体的观念,为良好体型与健康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提供保障。形体课教学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积极的、健康的,因此开展形体课教学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形体课;教学研究;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35
基金资助:

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推崇健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养生的队伍中去。形体课作为一门锻炼身体,让体态更优美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对形体课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志在必行。一个好的形体课课程,能让身体形态所显示的端庄、挺拔于高雅,给人的印象是赏心悦目的美感。教师要通过教授准确的动作,优美的姿态达到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美的动作,美的仪表,美的心灵,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形体课教学的现状

(一)形体训练的概述

一般情况下形体训练指的是在相应的音乐背景下,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矫正学生的不良姿势、进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项训练要求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形体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站姿的要求是抬头挺胸、直背立腰、挺胯收腹,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压脚跟、起立下蹲、小跳、控腿等方式进行系统的练习,要求学生坚持训练并定期汇报成果。良好的站姿对于提升平衡控制能力和身体重心协调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能最大程度上展现人的身体线条,体现曲线美和人的优雅气质。

坐姿的控制主要体现在上体姿势的协调以及肌肉的表现力上,主要可以通过腿和脚的勾绷动作以及压腿等行为进行改善。正确的坐姿对于改善学生的视力情况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走姿的矫正是提升身体控制能力以及整体气质的关键,主要可以通过华尔兹、波尔卡以及变换步等活动进行矫正练习。行为举止是抒发内心情感和表现自身性格的重要窗口,教师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升动作的表现力、提高行为举止的韵味。

一、对形体教学的初步设想

(一)人文性

艺术教育以人性为出发点,以“人”为目标,培养学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美的同时,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陶钟以深厚的理论为支撑,以文化内涵和创新思维为基础,引导学生去感受他身体的快乐。在形体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依据不一样年纪的学生不一样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此来决定一整套的关于形体教学的内容,这其中包含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的过程,还有一些阶段式的形体基础训练课程和一些舞蹈创编等,甚至还有关于世界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授不同的形体学知识。

(二)愉悦性

形体教师要挑选学生相对使用较多的日常动作、与学生有较多接触的人或是学生较了解的动物样子进行舞蹈编排,使其有把舞蹈动作做得流畅。能准确表达出事物的特点。还可以进行一些搞笑舞蹈的编排,比如学习猪的动作,小鸡的走路姿势等。使形体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对学习形体的积极性。让学生知道,原来学习形体也可以这么快乐。

三、形体课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一)形体课教学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体形

形体课教学的重点是通过系统有效的科学训练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举止,以及对其进行相应的审美训练,以此对学生的外在体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际关系交往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其中第一印象就显得尤其重要。当人们在互相接触时,积极阳光、充满活力的外表往往更能吸引目光,从而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这就是形体课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开展形体课教学活动,在对学生的基本姿态进行矫正和规范的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快脂肪的消耗,从而促进肌肉的生长,为学生的体形匀称提供保障。

(二)形体课训练可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

根据当代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对于形体训练具有浓厚的兴趣,这是由于该阶段个体生理和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种训练过程不仅具有时代特点,而且对学生个人的体质提升和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配合形体训练过程、最大程度上实现形体课的教学成果,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合理健康的饮食习惯,并且把形体训练当成一个长期的目标,逐步实现。这种将内在气质与外在美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形体训练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美的知识,以及系统地培训他们科学的审美观念。

四、形体课创新教学的模式探讨

(一)改善教学形式传统的形体课

大多数形体课教学都是老师示范,然后全班同学再一起进行练习。这样的整体教学法,可能会忽略掉一些学生。人数太多,老师没有办法一一教导,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将学生进行分组的办法来教一个小组内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舞蹈水平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强而且学得好的同学,就可以帮助那些稍微跟不上的同学。在这样一个互帮互助的组内学习,相信学生们的舞蹈水平会得到更快的提高。

(二)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除了把课堂上的知识交给学生外,还要负起育人的责任。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净化是一名教师的职责。很多教师,思想还停留在旧社会时期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十分古板,对学生的思想不了解,与学生存在严重的代沟,平时的形体教学也十分古板。甚至,一些学生对于管教不服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老师对着干。更有甚者,还可能会由于讨厌形体老师而对形体课不感兴趣,不愿去学习形体的相关知识。而这些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更是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的。因此,作为一名形体老师,落后的思想观念一定要改变,要用前卫的教育理念去教导学生。

(三)改革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形体课教学中,教师都是仅仅教授舞蹈动作,一个个动作没有衔接性,没有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得记得十分吃力,也没有办法让学生对形体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创新的形体课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形体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教授蒙古舞时,首先和学生们讲解蒙古舞的特点,这是一个十分豪迈的舞蹈。并且让同学们穿着蒙古族的服装,伴着蒙古族的歌曲起舞。给学生营造出一种在辽阔的草原上自由起舞的感觉。这样能让学生记住跳蒙古舞时的感觉,加深对蒙古舞的理解。

在形体课的教学当中,要坚持人文主义思想,照顾学生的感受,更多地用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去讲解动作。教授舞蹈时,要让学生首先了解舞种的特点,找到其的发力点和跳的方式,不同的物种有不同的发力方式,要教会学生不去混淆他们。创新形体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形体的兴趣,课堂上学习是不够的,要让他们在课后多练习。

五、结语

高职院校形体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至关重要,对形体课的创新能够极大的提高其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更好的培养全面性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凤婷.形体课教学对女大学生终身受益的价值与影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3.

[2]李景红,蒋桂凤,蒋满华.形体课对女大学生形体成熟美塑造的探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5):120—123.

[3]陈捷,周强猛.优化职业院校形体课教学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9—9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