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
​张敬娜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敬娜,. 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J]. 电网技术研究,2023.3. DOI:10.12721/ccn.2023.157266.
摘要: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利用电力通信技术有助于推动智能电网的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电力通信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该项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有效应用,为智能电网与电力产业的发展夯实基础。在智能电网领域中应用电力通信技术能够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提高发电、输电、配电等各项业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 电力通信技术;智能电网;运用
DOI:10.12721/ccn.2023.157266
基金资助:

引言

国内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电网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电力企业的全面创新与进步,有效满足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电力企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动力,在现代技术的推动下,电力运行也实现了智能化建设与改造,保证了电网的智能需求。电力通信是电网智能化的有力支撑,对于电力运行是重要的保障,可以说,电网智能化建设离不开稳定的电力通信网。要全面构建符合实际的通信信息平台,全面保证电网智能化建设,根据国家电网资源规划设计电信覆盖,实现信息共享与保护,电信网的功能要全面、信息要安全、建设要规范。电网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要全面对各个流程进行监测,才能有效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充分用好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快速实现电网运行效率提升。通过电力通信技术的全面应用,有效构建起覆盖全系统的智能网络,使电能调度分配、电网管理更加科学。

1电力信息技术和电力通信技术概述

电力通信技术是对各种电力信息和数据资源进行传输,并将电力信息和数据组成一个网络。电力信息技术是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和利用,使这个网络成为管理业务的信息集成平台,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二者有效融合、共同发展。电力通信技术是指传统的电力工程与信息技术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以电气工程理论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对电力行业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及应用,并确保信息安全。通过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安全、稳定地传递电力信息,采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的质量与效率,确保电网系统稳定运行。电力通信技术是一种具有专业性的通信技术方式,通过采用有线电、无线电等多种电磁系统,对运行中的声音、数据和信号等相关信息进行传输与交换,满足电力系统的相关需求。电力系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电力通信网络,电力通信技术是通过多种技术相互融合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构建智能电网时,其质量高低主要取决于电力系统,并且会严重影响着实时与非实时业务。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下,电力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与安全系数有了显著的提升。

2智能电网建设现状分析

智能电网是当前电力系统中变电站部分发展的目标,其具体就是指在变电站建设中采用更多的数字化、自动化的变电站装置,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有效结合,实现变电站电力生产以及电力传输模块的良好应用。首先,在智能电网工作运营时,需要电力装置配合完成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数字化变压器装置、数字化高压开关装置以及电子互感器装置三个重要部分共同组成。1.数字化变压器装置。在智能电网工作运营的过程中,数字化变压器装置主要功能是改变电网运行方式,调节系统电压和功率情况。而其数字化化控制中,主要是利用通信光纤功能对边变压器装置的实施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掌握,并根据运行状态决定对变压器装置进行调节和检修。2.数字化高压开关装置。数字化开关装置是数字化电厂运行中控制模块,对数字化变电场的总体工作和数字化变电装置的工作实施启停控制。其次,智能电网中的统一信息平台支撑着真个变电站的信息通信功能,智能电网中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了变电站横向和纵向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储存标准化,从而实现了智能电网数据信息交流,也是智能电网功能实现的基础。而在智能电网的快速建立过程中,变电站的通讯功能十分关键,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变电站的综合应用效果,确保其本身的技术应用更加合理,也可以在智能电网系统运行中,完成对通信功能模块的良好掌握,确保其工作运行合理。

3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3.1配电工程领域

配电网络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效、灵活等方面,目前电力通信网络发展相对稳定,随着电力通信网络和配电网络的有效融合,故障处理与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为了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在配电工程领域应用电力通信技术需要把握下述几个特征。第一,稳定性,如果发生故障或者遇到极端天气,智能电网仍能稳定运行,避免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第二,自愈性,智能电网能够实时展开安全分析与评估,开启预警程序,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自我修复。第三,兼容性,智能电网需要能够兼容新能源,优化与完善电网功能,为用户的交流提供保障。第四,经济性,智能单位能够对资源进行全面优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第五,集成性,智能电网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集成与共享,推动管理系统的规范化建设。

3.2新能源方面的应用

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各种新能源进入国家电网,统一并入发电,全面满足了经济社会需要。伴随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在具体发电形式上也发生了转变,以前传统的电网无法满足新能源并入需要,这就要求在技术上不断改造,以此提高发电能力。智能电网智能化、多样化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电力通信技术支撑,没有良好的技术保障,就无法解决并网带来的各种问题。通过高水平电力通信技术的运用,全面保证电网稳定运行,进而提升配电系统整体水平。新能源发电是未来的趋势,其在我国电力总量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改良技术,才能确保能源建设需求,在智能电网中实现接入后,能够全面保证电力通信体系对智能电网的多方面控制,如电能、电压和功率等的智能控制,能够全面确保设备稳定,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对智能电网后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3用电作业领域

传统电网结构主要采用同步数字体系,数据信息多通过网络管理与相关业务进行传输。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信息量显著提升,因此仅采用传统通信技术难以满足工作要求,需要加大技术的创新力度,推动电力通信技术的稳定发展,这样才能解决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在原因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智能化技术,结合光传输组网等方式,建立完善、智能的电力通信系统,高效、精准处理相关问题。用电系统是供电系统的终端,也是企业和用户对接的区域。对于多样的电力用户,需要保证数据统计和处理的及时性,合理应用电力通信技术,对电力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进行实时监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电力服务。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技术的重要性已经非常明确,只有全面提高电网运行的整体效率,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用电需求不断提高的当下,电力企业就要创新发展,全面领先技术条件进行电网的智能化建设,电网智能化建设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技术是关键的要素,要充分把握先进技术核心,掌握市场用户需求,全面强化科学管理,持续推动智能电网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蒋永鹏.电力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中的策略[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192-193.

[2]刘世民.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76.

[3]张一鸣.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J].通讯世界,2018(01):192-193.

[4]唐超颖.浅析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报刊荟萃,2018(01):240.

[5]雷通.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01):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