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影响愈发大,要求开展全面、系统、综合的管理工作,科学规划、合理组织,实现工程项目的社会与经济目标。其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显,要求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等各类主体,关注安全问题,从意识、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加强制度保障、控制施工进程、培养符合施工现状的管理人员,从根源上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健康安全,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一、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一)概述
土木工程具有基础性与民生性,项目安全管理工作能直接影响工程效率与质量。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推进各工序稳定进行,能规避安全事故、降低工程造价,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拥有良好社会声誉。也能促进社会和谐,避免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营造一个文明、稳定的施工环境[1]。
(二)特征
土木工程安全管理具有流动性与稳定性矛盾,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现场非常稳定,但是施工单位需要长期流动,在施工周期内,流动于各个工程、环境,提高了项目安全管理的复杂性,难以针对性控制。具有劳动密集性,作为劳动密集产业,部分项目以人工为主,机械化程度较低,由此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较多要求。具有多样性,土木工程项目需要涉及多类主体,例如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等,资金实力、技术能力与项目范围不同,在交互性施工过程中,情况愈发复杂,需要提供多样化的管理内容、模式以及方法。
二、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现存问题
(一)安全意识不强
土木建筑行业发展时间长,拥有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由此部分建筑企业、施工单位重视经济效益,过于依靠技术实力与传统经验,存在侥幸心理,未能根据相关规范与工程实际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忽视了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对于领导层,未能进行正确的指导与规划,降低监督效果,非常容易埋下安全隐患。对于基层人员,施工人员的参与性不强,管理人员仅将此工作视为辅助任务。当前,土木工程施工项目主要存在钢筋绑扎不合理、砖砌体纵横墙与砌筑缺乏协同性等问题。施工过程中,需要规划施工时间与进度,要在规定周期内完成项目、实现工程目标。但是施工过程中受多类因素影响,例如材料质量不达标、设备运行不当等,究其原因,项目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2]。
(二)施工过程缺乏规范控制
土木工程需要应用多类材料、设备,也需要各工种与人员相互配合。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存在脚手板铺设不规范、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建筑结构和架体支撑点不达标、钢筋混搭等问题,甚至还存在工作人员不佩戴安全装置施工等情况,非常容易产生安全事故、增强施工风险,人为因素影响较强,未能按照安全标准执行,危害了施工人员安全、损害工程利益。
(三)施工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在传统管理意识的限制下,施工单位与指导人员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加快进度,未制定严格的现场准入标准、未开展安全培训与教育活动、未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与管理队伍,从而导致施工人员素质不强,不能根据安全标准施工与操作。施工时,忽视自身保护。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损失[3]。
(四)缺少配套的安全措施
对于各类风险事故,施工单位未能通过现场勘查与经验分析,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配备安全措施,例如,未能提前建设排水、防火、用电系统。对于施工方案与规划,未能提前审核,常出现资料造价、方案与实际不符合、技术交底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形成安全隐患。
四、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强化安全管理意识
要落实工程项目主体,一般情况是,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等。要做好准备工作,最大程度防控安全风险。要审查人员资质、检验人员能力与职业素质,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要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落实各项责任。首先,要求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各类主体都要拥有正确的安全意识,树立科学施工理念。根据相应规范办理施工手续、落实施工制度,加大安全执行力度。建设监督机构,完善监督的机制,通过全过程监督控制,保证安全工作有序进行。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施工氛围,安全文明施工能推动各工序朝着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既能树立良好的施工单位形象,提升口碑,也能根源上规控施工支出,节省维修养护以及赔偿返工等方面的成本[4]。
(二)控制施工进程,加强质量管理
想要实现项目目的,要以科学、详实的施工方案为基础,控制施工进度、不能盲目追求“快”,要加强施工进度与施工实际情况的适配性,根据现实调整方案内容以及工序配合计划,既要在工期内完成施工,也要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要制定质量安全计划书,严格遵循国家与行业的质量安全规定,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科学评估
当前,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积极推进现代化工程管理,要关注安全评估与风险评估两个方面,就是评估项目安全施工水平以及分析各类风险因素。做好反事故斗争,进行超前控制、排查安全隐患。由此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施工人员了解安全管理工作,积极参与、掌握基本的事故处理手段。同时还可以设计奖惩机制,无论何种身份,都要承担安全责任。对违规行为进行适当惩罚,公布正确的安全行为与成果效益,适当奖励[5]。
(四)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既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也要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时,持续完善制度内容、加大制度落实力度,为人员行为以及各项施工活动提供一个安全规范框架。要求安全制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全过程性,首先,要制定检查制度,根据工序、技术等,规划检查任务,实时检查、明确检查重难点,还要推动自检工作发展,尽量消除施工盲点,上报安全报告。其次,制定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标准、施工程序。施工前,开展专家会议,审查施工方案与计划。审核技术交底工作,要求技术资料详实、准确,如果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降低技术变更成本。最后,要制定安全责任制度。根据各任务、工序,将责任落实到各小组、人员身上,能追究责任、排查隐患[6]。
结束语:
新发展阶段,我国要大力提高工业实力,成为工业强国,国民需要更加稳定、舒适的生活、生产环境。其中,土木工程项目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今,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对建筑质量、结构、技术以及各项活动提出了新要求,要加强安全管理,全面覆盖工程项目,具有精细性、过程性以及科学性,要为人员素质、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新发展思路,保证项目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陆鑫.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研究[J]. 城市建筑,2021,18(9):196-198.
[2] 王成龙.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J]. 建筑·建材·装饰,2017(4):38.
[3] 岳晓兵.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探析[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5):358.
[4] 岳昊.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实践与规划初探[J]. 建筑与装饰,2021(4):40,42.
[5] 陈圆. 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1373-1373.
[6] 任万玉. 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探讨[J]. 科技视界,2021(3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