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是近年来医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诊疗手段,代表医学发展的新方向[1]。介入护理学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于内、外科护理学的学科[2]。临床路径教学模式(CP)和OSCE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升新入职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使岗前培训规范化,我科尝试将CP和OSCE相结合进行带教,现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9年7月- 2020年10月进入介入室的80名新入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人,女38人,平均年龄23岁;学历有专科28人,本科52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察组(CP结合OSCE教学模式),每组各40名,两组人员在年龄、性别、学历、入科成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教学方法 观察组通过CP与OSCE教学模式相结合,制定介入室新入职护士临床路径教学培训计划,分4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1个月,每周由1名教员负责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周末进行考核,每个阶段结束理论、操作成绩 90分以上者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手术配合实践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每轮新入人员为单位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4个培训阶段结束考核通过者方可独立值班。 具体步骤如下:①确定问题。带教老师每周 1告知学员本周的学习重点,提供典型临床案例,每个案例合理设计4-5个问题,病例中融入解剖知识、药物知识、影像知识、临床知识等方面,侧重知识的整合。②设定目标。 根据本周的学习重点设定周目标。③实施情况。教员向学员推荐《介入护理学》《呼吸科介入治疗护理实用技术》等专业书籍,教会学员数据库检索文献的方法,周2至周4带教老师通过查阅资料找出答案,进行分组讨论,周5由带教老师组织学员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带教老师适时发放更多的案例信息, 做好正确的引导和启发,最后学员深入理解学习内容后,总结概括涉及的知识点。 ④考核及评价。每周末对本周所学内容进行考核,评价教学计划完成情况,查缺补漏,必要时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中做适当调整。
1.2.2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在工作过程中传授,主要是以带教老师讲解、示范为主,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1.2.3 效果评价
1.2.3.1 结业成绩: 两组学员培训4个月后均采用统一试卷进行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急救综合能力测试,各项满分均为100分。 急救综合能力测评包括心电图的识别、急救药品的使用、耗材识别、急救器材的使用、案例的应急处置,每项占20分。
1.2.3.2 教学满意度:考核结束后,发放教学效果反馈表,由学员填写并上交。反馈表包括对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教学满意度等8个方面内容,据反馈表统计结果评价学员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1.2.3.3 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通过向医师和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新入职护理人员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
1.3 统计学处理
所采集的资料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能力测试成绩比较均采用成组设计 t 检验, 满意度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5 为检验标准。
2 结果
2.1 新入护理人员结业成绩比较经过4个月培训后, 观察组学员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以及急救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新入职护士对教学方法满意度比较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评判性思维、全面掌握知识、拓展知识面以及满意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在团队协作、 职业态度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对照组医师满意度评分为(91.94±3.29)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0.77±3.53)分,观察组医师满意度评分为(93.71±2.82)分,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08± 2.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CP联合OSCE教学使新入职护理人员的培训更加规范、高效CP作为一种科学、 高效的医疗护理教学模式,加强了患者诊疗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减少了康复的延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使患者得到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6]。 CP式教学计划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涵盖科室规章制度、工作职责和流程、应急预案以及心电图知识、院感知识、解剖知识、麻醉知识、影像知识、手术配合(包括手术用物、手术过程、注意事项)等,涉及心内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综合介入等多个领域。将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麻醉、影像、临床、护理等各学科相互渗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升学员的临床推理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技能、急救综合能力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CP结合OSCE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教学满意度。随着介入适应证范围的扩大,介入耗材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患者放弃外科手术而选择介入微创治疗。 本研究表明通过针对临床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辅助PBL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其敏锐、及时地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合理的分析和判断,并利用熟练的技能、技巧做出沉着、果断的抢救和护理处置,成为医师的得力助手,避免患者出现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在介入手术室的新入职护理人员中应用 CP 结合OSCE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带教老师与学员的沟通和了解,教学相长,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进一步提升。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临床带教计划,促进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良好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能力,提升临床带教质量,同时提高了医师和患者对新入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增加了社会效益,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光,段翠海,张海军.介入手术输送系统研究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695-699.
[2]毛燕君,许秀芳,李海燕.介入治疗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