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城市发展状况进行探究发现,文化艺术已经成为城市前行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内容,将文化艺术与建筑设计结合在一起也是未来建筑主要发展方向。如今单一建筑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提出的需求,随着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对建筑具有的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愈发重视生活环境。对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从业人员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出发加以考虑,采取适当方式将建筑与城市相结合,将城市文化体现出来,加快城市建设进程。
1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概念
1.1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的特点
根据城市规划方案将不同类型的建筑结合在一起即可形成文化建筑综合体,简单来说文化建筑综合体是以多个建筑空间为主体,强化建筑彼此之间的联系。通常情况下文化建筑综合体大多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是连接城市各个区域建筑的纽带,对城市未来发展而言十分重要。针对文化建筑综合体采取集约化设计能够体现城市拥有的文化以及精深面貌。采取集约化方式设计文化建筑综合体可有效改善当前环境质量,使城市形象得到提升。文化建筑综合体和普通城市建筑之间存在本质差异,作为建筑群体具有下述特点,首先综合体规模远大于普通建筑,通常是由数个文化建筑结合而成,而这种方式符合当前城市发展形式。其次文化建筑综合体与当下发展环境紧密相连,再次综合体是以内部空间为基础进行设计。在文化领域文化建筑综合体具有下述特征,其一包含多个文化功能,而各个功能不仅本质不同并且能够互补;其二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媒介;其三与普通建筑群体有所不同只具备集约性。
1.2功能及空间特征
文化建筑综合体拥有的功能以及内部空间具有下述特点,其一合理性且功能完善,实际运用所提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运行过程中具备的功能可以正常发挥,不会出现资源过度浪费或资源紧张等情况。其二具有整体化特性,各个建筑之间联系密切,不会存在与整体格局格格不入的情况,以文化作为设计核心。其三具有独特的个性,尽管文化建筑综合体涉及的建筑都以同一主题作为核心,但各个建筑又都拥有属于自身的文化。其四空间集约化,即在有限的空间对内部空间进行规划,做到合理化运用体现空间实用价值。同时文化建筑综合体还具有人性化特征,秉持以人文本的原则,考虑带给用户的体验,结合周围交通情况、天气变化等条件建设综合性建筑。
2文化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原则
文化建筑综合体设计主要是指通过搭配不同类型的建筑形成具有集约化特征的建筑群体,这类建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集约化设计优势显著,能够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空间得到合理应用不会出现浪费情况,利于城市环境优化,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而且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为使用者提供便利帮助。自国家经济改革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多,而发展趋势也由密集型转化为集约型,愈发重视建筑拥有的功能,力求全面发展,而不是赋予建筑简单的功能,如今许多现代化建筑拥有多种功能,如购物、餐饮等,利用空间的同时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方法
3.1选择建筑设计类型
文化建筑综合体包含多类元素处于城市中心地带,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不断融合相互补充,建筑本身拥有多种文化形态,以城市具有的特征为核心将相关文化结合在一起。集约化设计能够防止文化排斥以及重复等问题出现,为此设计人员首先要选择合适的类型,目前常见类型包括以下几种:其一是具有公共属性用于展览的文化建筑,这类建筑蕴含不同时期历史元素,并向社会展示让更多人对此有所了解,譬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均是这一范畴内的建筑。设计时要注意选择的文化以及具有的特征,在同一空间背景现展示所有文化。其二是用于演出的文化类建筑,公共展览是文化建筑综合体不可缺少的功能,为各类表演活动提供场地,而由于演出本身具有一定吸引力故此极易受到人们关注,通过表演活动可实现文化大规模传播。其三是适用于文化展览的建筑,如图书馆、文化展厅等。其四是复合型建筑,融合了多种文化能够在人们心中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3.2建筑布局设计
目前针对文化建筑布局设计人员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其一是整体布局,建设过程中从全局出发对建筑进行规划,满足功能需求,增强各个功能结构间的协调性,构建综合建筑。其二是串联布局,和前者相比这类建筑最大的特点在于空间较为分散,为此需以长廊作为媒介将不同空间联系在一起,而长廊走向是决定空间布局以及主次位置形成的关键。其三是分散布局,运用这一设计方式时必须要考虑对细小分支造成的影响,确定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减量减少类似文化展示。
3.3建筑空间设计
文化建筑应体现城市发展历程以及拥有的文化特色,通过叙事设计方式能够使城市规划更为科学合理,便于参观者掌握各个空间之间的联系。首先是并叙法则,将较为分散的结构集中在同一空间,并融入传统思想结合古典美,体现文化以及城市特征。其次是插叙法,选择合适的事件或任务融入设计方案,将思想表达出来,通过集约化理念满足用户对空间提出的需求,实现人与事的完美融合,激活空间体系体现人本主义。最后是选用倒叙法对历史做出概述,这种方法在城市文化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主体在于叙述城市发展进程,使建筑与所处环境能够融合在一起。如哈尔滨大剧院就是使用了这种设计方法,将贝壳的造型作为建筑的设计原型,贝壳作为哈尔滨松花江的代表元素,利用流畅的建筑线条,表现出贝壳向大海遨游的形象,让哈尔滨冰城文化得到更好的诠释。
4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作为新型建筑如今文化建筑综合体已经成为城市发展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城市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主要采取集约化方式开展设计活动,同时以城市发展现状和具有的特征确定设计类型,其次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增强建筑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加强不同类型文化空间之间的联系,发挥聚集效应,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与传播,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空间,满足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慧平. 文化建筑综合体集约化设计方法研究[J]. 江西建材,2019(5):52,54.
[2]王霞. 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5):40-40.
[3]刘长迪. 日本复合设施图书馆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兼容性发展的启示[J].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6):88-91,98.
[4]张奎,张大伟. 基于文化类建筑综合体的集约化设计策略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