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国的工程项目拥有很多的类型,其中土木工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在实际进行土木工程建设时,所需要使用的施工技术非常的复杂,特别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增大,使用的施工技术也更加的复杂多样。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土木工程建设时,必须要重视所使用的施工技术水平,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解决当前土木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减少施工成本支出缩短施工工期,为土木工程项目的更好发展做出贡献。
1深基坑支护技术
土木工程在进行建设时,最先要进行的施工项目就是基坑施工。耳机孔挖掘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当前在实际进行深基坑支护的过程当中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时间控制不合理,并且存在复搅补桩的问题。对于土木工程项目来说,施工的进度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保证施工能够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就一定要做好深基坑支护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工作。但是,如果在深基坑支护的过程中出现喷浆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就需要我们进行复搅补桩的操作,这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需要增加一定的成本支出。具体的复桩处理操作需要注意的内容有以下几点:要停止搅拌机的运行,按照土木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配合比重新添加清水和水泥。将材料充分搅拌均匀之后再次进行施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搅拌机运行的过程中,不能添加水泥和清水。如果施工过程中,因为一些外界因素导致施工暂停,无法继续喷浆,那么一定要详细的做好记录,并上交留底。而且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喷浆暂停的问题,一般是在12小时之内解决,并继续补喷。继续施工时,还是要做好详细的记录工作。而出现补喷重叠段的时候,最好将长度控制在100cm的范围内,如果超过标准的12h,就需要合理的应用补桩措施来进行喷浆中断处理。
2桩基础施工工艺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难点问题就是除了要针对个体根桩进行质量上的控制,还需要针对群体根装进行质量控制,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够有效的保障桩基础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出现严重的沉降情况。针对预制桩通常都需要吊运处理,而在吊运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相关吊运点的设置,依据吊点设置的要求以及预制桩吊运所需要弯矩要求来布置吊运点的具体位置。另外,预制桩在吊运的时候,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各种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作用。尤其是要充分的考虑到外部冲击力对预制桩的影响。
3地下防水要点
土木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往往要做好相应的地下防水施工。而地下防水施工中,主要采用的底板材料以及侧墙材料均为混凝土,而该混凝土具有防水的性能,并且抗渗的等级在B12级以上。而底板的混凝土中,还加入了一些标准化的防水剂,这一防水剂同时具备四种基本的外加剂的性能,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从而可以使得混凝土的应用寿命得以延长,简化了施工的步骤,施工工程造价可以有效的降低,就目前来说,防水混凝土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从质检站的配方试验结果看,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均超过设计要求。侧墙原设计也为C45防水混凝土,经过调查了解和认真分析研究,根据侧墙的受力特性,提请设计院修改设计,将C45混凝土降为C35混凝土。
4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是利用原土自然造浆或人工造浆护壁,并通过泥浆循环将被切削的土渣排除而成孔,再吊放钢筋笼,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它不论在地下水位高或低的土层皆适用。
泥浆在桩孔内会吸附在孔壁上,甚至渗透进周同土孔隙中,避免内壁漏水。它具有保持孔内水压稳定、保护孔壁以防止塌孔、携带土渣排出孔外以及冷却与润滑钻头的作用。在砂土中钻孔,需在现场专门制备泥浆注入,泥浆是由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和水拌和的混合物,还可在其中掺入其他掺合剂,如加重剂、分散剂、增黏剂及堵漏剂等。在黏土中钻孔,也可采用输入清水,钻进原土自造泥浆的方法,注入的泥浆相对密度应控制在11左右,排出泥浆的相对密度宜为12~14。
5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施工技术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墙内混凝土同所在楼层的梁柱墙一样为一次性浇筑。一般采用商品预制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60。应按高强混凝土的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在浇筑时,型钢柱内混凝土表面不得有积水和杂物(特别是箱型钢柱内,在施工时必须做好保护措施),先浇筑一层100-200mm厚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防止自由下落的混凝土粗骨料产生弹跳,影响接头质量。由于模板内型钢柱与柱筋、梁筋相交叉。空隙较小且分散,所以每次分层下料的高度不应超过500mm,用长插入式高频振动器振捣,且垂直点振,不得平拉,在充分振捣密实后,再逐步分层浇筑至顶。
6减少空鼓技术方面的措施
要避免粉刷层出现空鼓,首先要求减少粉刷层与混凝土基层的变形差,砂浆的收缩量越小,与基层的收缩差就越小,通常减少砂浆收缩的措施有:
(1)防止失水过快,过快失水将使干缩过快发生,此时粘结力较低,容易发生空鼓,夏季抹灰应避免日光暴晒,粉刷后保持潮湿的环境,进行必要的养护。
(2)控制用水量,不用细沙,用水量小的砂浆干缩收缩就小,细沙收缩大,应尽量不用。
(3)分二次以上进行粉刷,一般采用隔夜糙的施工工艺,即先刮底糙,在底糙上刮纹,隔一夜再粉面层,在面层发生收缩时,底糙已有一定的强度。面层的部分收缩与底糙抵消,从而减少了面糙结合面的收缩量,超厚的部位要分多层刮糙。
(4)过渡层强度等级低,面层强度等级高,在设计上使过渡层砂浆强度等级低一些,面层砂浆强度等级高一些,高强度等级砂浆层的收缩经过低强度等级砂浆层的缓冲作用,能够减少对粘结层的收缩应力。
7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在我国的发展还有着较大的空间,土木工程中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难点问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只要合理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解决,就可以使得土木工程的各项施工技术得以良好的控制,从而确保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本文的论述还不够全面,还需要相关的人员对其进行详尽的补充和进一步的说明,以完善该课题,从而为相关的人员提供更为详细的参考材料。
参考文献:
[1]候德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和展望[J].科技风.2015(9).
[2]杨伟国.探究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其未来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4).
[3]窦海东.浅论土木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