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需要更多高质量的技术类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一种主要方式,从发展早期的高峰时期,到中期的回落,再到现在发展的机遇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方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全球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加剧,中国职业教育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自身的繁荣发展,是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考虑的一个关键。
一、中职教学改革的意义
(一)市场需求与经济发展
中职教育是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需求已经从单纯的劳动力供应转变为技术、管理和创新等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这些人才正是中职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因此,推进中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可以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职教育必须紧跟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发展。
(二)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
中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职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中职教学改革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可以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中职教育的培养质量和效益。
二、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确立共通性的教育目标
职业教育以培养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为目的,职业素养是其共通性元素。“所谓职业素养,是指职业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狭义的职业素养,主要包含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职业行为习惯三项核心要素。”就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具备职业素养是其未来就业的起点与根本。中职院校要进行融合教育,可以在课程设计中将职业素养学习作为共通性职业教育的起点。职业素养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既包含人文精神的元素,又要具备技术型人才所应有的精神元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重视受教育者的职业素养教育,即既应关注职业能力教育,还应关注受教育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踏实认真等职业精神的培养,以及守时、专注、纪律等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职业素养具备的人文精神符合中中职教育的共通需求。因此,中职院校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可以确立职业素养课程作为职业教育的起始点,以此为融合教育奠定基础。
(二)激励多主体人才培养,造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中职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地方应用型学校的作用,真正意义实现多主体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作为我国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机构,中职院校需要及时因应社会需求和变化,主动改革创新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院校应该与普通高校一样享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而且,基于中职院校和企业、行业、市场更紧密联系的缘故,需要有更大、更灵活的自主权。作为办学实体的中职院校,需要积极承担起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需求的重任,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双创教育、优化师资队伍以及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主动作为,设置更多样、更灵活、符合市场需求的“金”专业,形成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的专业体系。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推进并完善校企合作,激发企业、行业与中职院校合作的动力和持久力,使之成为高层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校企合作离不开中职院校主动对接并服务企业和行业,在服务中赢得更多认可和更广更深的合作。产业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实现了产业链与教育链的深度对接。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中职教育需要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针对目前中职教育中存在的教师队伍老龄化、职业滞留、职业素养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支持、优化教师招聘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和职业吸引力等。此外,中职教育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引进优秀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教育理念,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因此,中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中职教育需要增强综合实力,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走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只有这样,中职教育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进香.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中职体育教学发展探究[J].武当,2022(7):61-63.
[2]濮阳莉,郭凤清,亓峰,等.基于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NCRE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影响探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21,26(4):98-101.
[3]王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转型与发展[J].体育视野,2020(6):69-70.
[4]张京杭.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体育教学的转型与发展[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21(6):91-94.
[5]李坤宏.类型教育视域下职业教育人才贯通培养的原则、问题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2):13-20.
[6]王海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打造中等职业教育品牌[J].内江科技,2011.
[7]刘志朋,康阳.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
[8]李荣江.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9]郭亚飞.浅析就业视野下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J].才智,2019(35):156.